论侵权法上的不真正连带责任
摘要 | 第2-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导言 | 第12-18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2页 |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 第12-13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五、论文结构 | 第17页 |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 第17-18页 |
第一章 侵权法上不真正连带责任的概念 | 第18-27页 |
第一节 不真正连带责任的概念 | 第18-22页 |
一、不真正连带责任的学说 | 第18-21页 |
二、不真正连带责任的概念 | 第21-22页 |
第二节 侵权法上不真正连带责任的构成 | 第22-27页 |
一、数人对外均负损害赔偿义务 | 第23-24页 |
二、终局责任人对内承担全部责任 | 第24-27页 |
第二章 两类情形下的不真正连带责任 | 第27-43页 |
第一节 有过错的不真正连带责任 | 第27-40页 |
一、补充责任类型下的不真正连带责任 | 第27-34页 |
二、“相应的赔偿责任”类型下的不真正连带责任 | 第34-37页 |
三、其他非终局责任人有过错情形下的不真正连带责任 | 第37-40页 |
第二节 非终局责任人无过错的不真正连带责任 | 第40-43页 |
一、有过错的终局责任人对外也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形 | 第40-41页 |
二、有过错的终局责任人对外不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形 | 第41-43页 |
第三章 不真正连带责任案件的司法处理 | 第43-51页 |
第一节 不真正连带责任案件的诉讼模式 | 第43-48页 |
一、可分之诉与不可分之诉的争论 | 第43-44页 |
二、诉的合并理论的重要作用 | 第44-45页 |
三、不同情形下诉之合并的模式 | 第45-47页 |
四、另行起诉的问题 | 第47-48页 |
第二节 不真正连带责任案件裁判时的考量因素 | 第48-49页 |
第三节 不真正连带责任案件判决书的表述 | 第49-51页 |
结论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6-57页 |
后记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