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学各部门论文--刑法论文

违法性认识的相关问题研究

硕士论文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6页
引言第10-15页
第一章 违法性认识问题的产生第15-35页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第15-17页
        一、一个案例引发的思考第15页
        二、现状与问题第15-17页
    第二节 “不知法不免责”原则的存在合理性第17-21页
        一、“不知法不免责”原则的现实基础第17-20页
        二、“不知法不免责”原则的本质第20-21页
    第三节 “不知法不免责”原则的动摇第21-25页
        一、法律需要特别认知第21-22页
        二、人的局限性凸显第22-24页
        三、人权保障得到重视第24-25页
    第四节 刑法原则与违法性认识问题的产生第25-31页
        一、罪刑法定原则与违法性认识第25-29页
        二、责任主义原则与违法性认识第29-31页
    第五节 关于违法性认识的理论争鸣和立法司法现状第31-35页
        一、违法性认识问题的理论争鸣第31-32页
        二、各国立法及司法实践的变化第32-35页
第二章 违法性认识的内容第35-47页
    第一节“违法性”概念的厘清第35-37页
        一、“违法性”概念之循其本第35-36页
        二、实质违法性与形式违法性第36-37页
        三、客观违法性与主观违法性第37页
    第二节 关于违法性认识内容的诸理论第37-40页
        一、诸理论评述第37-40页
        二、违法性认识内容确定的本质第40页
    第三节 法律不允许的意识说的合理性第40-43页
        一、责任主义的体现:认识一般违法性即可第41-42页
        二、必要秩序的体现:要求“可罚性”认识不合理第42-43页
    第四节 社会危害性认识与违法性认识第43-47页
        一、社会危害性认识的内涵第44页
        二、社会危害性认识与违法性认识的关系第44-47页
第三章 违法性认识在犯罪论中的体系性定位第47-60页
    第一节 大陆法系国家违法性认识的体系性定位第47-50页
        一、故意说第47-49页
        二、责任说第49-50页
    第二节 对我国违法性认识体系性定位的启示第50-56页
        一、心理事实判断与规范评价判断的层次性两分第50-52页
        二、过失犯罪同样需要考虑违法性认识(可能性)第52-54页
        三、阻却犯罪成立与减轻刑事责任的两分第54-56页
    第三节 我国现有犯罪论体系对违法性认识的纳入第56-60页
        一、违法性认识可能性是犯罪成立的必要条件第57-58页
        二、将“因法律过失欠缺违法性认识”作为减轻处罚的法定事由第58-60页
第四章 违法性认识的判断及具体运用第60-72页
    第一节 运用推定的方式进行诉讼证明第60-63页
        一、事实推定和法律推定第60-61页
        二、犯罪构成的推定机能第61-62页
        三、事实推定与违法性认识错误第62-63页
    第二节 不可避免的违法性认识错误的认定第63-69页
        一、不存在产生违法疑虑的机会第64-67页
        二、尽了充分努力去认知法律第67-69页
    第三节 违法性认识错误的判断标准第69-72页
        一、行为人标准和一般人标准的不足第70页
        二、判断资料与判断立场的区分第70-72页
结语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7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77-78页
后记第78-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财产犯罪中的财产性利益研究
下一篇:论侵权法上的不真正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