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1.2.1 环境管理体制问题的表现 | 第11-12页 |
1.2.2 环境管理体制问题的原因 | 第12-13页 |
1.2.3 环境管理体制问题的解决对策 | 第13-14页 |
1.2.4 关于环境管理大部制的讨论 | 第14-15页 |
1.3 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15-17页 |
第二章 概念阐述和理论基础 | 第17-23页 |
2.1 大部制 | 第17-19页 |
2.1.1 大部制的概念及其特征 | 第17页 |
2.1.2 常见的理解误区 | 第17-18页 |
2.1.3 我国大部制改革的实践 | 第18-19页 |
2.2 环境管理 | 第19-20页 |
2.2.1 环境管理的概念 | 第19-20页 |
2.2.2 环境管理体制 | 第20页 |
2.3 理论基础 | 第20-23页 |
2.3.1 现代科层制理论 | 第20-21页 |
2.3.2 公共治理理论 | 第21-23页 |
第三章 顺德区环境管理体制的改革发展情况 | 第23-37页 |
3.1 大部制改革前顺德区环境管理体制的发展及存在问题 | 第23-29页 |
3.1.1 发展历程 | 第23-24页 |
3.1.2 存在问题 | 第24-29页 |
3.2 顺德区环境管理大部制改革 | 第29-34页 |
3.2.1 改革背景 | 第29-30页 |
3.2.2 改革措施 | 第30-33页 |
3.2.3 改革特点 | 第33-34页 |
3.3 顺德区环境管理大部制改革成效 | 第34-37页 |
3.3.1 优化了组织机构和管理层次 | 第34-35页 |
3.3.2 创新了权力运行机制 | 第35-36页 |
3.3.3 提升了公共服务水平 | 第36-37页 |
第四章 顺德区环境管理大部制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37-45页 |
4.1 存在问题 | 第37-40页 |
4.1.1 综合执法队伍环境监察能力比较薄弱 | 第37-38页 |
4.1.2 执行机构建设依然跟不上形势发展要求 | 第38-39页 |
4.1.3 属地化管理和监督力度不足带来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 | 第39-40页 |
4.2 原因分析 | 第40-45页 |
4.2.1 职能整合方式不科学 | 第40-42页 |
4.2.2 权力运行机制构建不合理 | 第42-43页 |
4.2.3 权力格局调整的阻力 | 第43-45页 |
第五章 香港和新加坡环境管理体制及启示 | 第45-55页 |
5.1 香港环境管理体制 | 第45-48页 |
5.1.1 香港特区政府成立后环境管理体制情况 | 第45-46页 |
5.1.2 主要环境政策和做法 | 第46-48页 |
5.2 新加坡环境管理体制 | 第48-50页 |
5.2.1 环境管理体制简介 | 第48-49页 |
5.2.2 环境保护政策 | 第49-50页 |
5.3 顺德区与香港、新加坡大部制对比分析及启示 | 第50-55页 |
5.3.1 基本情况对比 | 第51页 |
5.3.2 政府架构对比 | 第51-53页 |
5.3.3 环境管理体制对比 | 第53页 |
5.3.4 启示 | 第53-55页 |
第六章 完善顺德区环境管理大部制的建议 | 第55-61页 |
6.1 基本思路 | 第55页 |
6.2 优化组织机构设置,明确职责权力范围 | 第55-58页 |
6.2.1 组织机构的横向重组 | 第55-56页 |
6.2.2 组织机构的纵向重构 | 第56-58页 |
6.3 加强制度建设,提高环境管理能力 | 第58-59页 |
6.3.1 完善“环保警察”制度 | 第58页 |
6.3.2 抓好人才培养制度 | 第58-59页 |
6.4 健全公众参与机制,提升环境管理成效 | 第59-61页 |
6.4.1 广泛发动公众参与 | 第59-60页 |
6.4.2 进一步强化信息公开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附件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