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中文文摘 | 第4-8页 |
绪论 | 第8-14页 |
第一节 本文选题的缘由 | 第8-9页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可能的创新点 | 第12-14页 |
第一章 《解放》周刊概述 | 第14-24页 |
第一节 《解放》周刊的创办及终刊 | 第14-19页 |
一、《解放》周刊的创刊背景 | 第14-16页 |
二、《解放》周刊创刊 | 第16-17页 |
三、《解放》周刊的办刊宗旨 | 第17-18页 |
四、《解放》周刊的停刊 | 第18-19页 |
第二节 《解放》周刊主要栏目介绍 | 第19-20页 |
第三节 《解放》周刊的作者群体 | 第20-24页 |
一、《解放》周刊的主要作者群 | 第20-23页 |
二、毛泽东与《解放》周刊 | 第23-24页 |
第二章 《解放》周刊与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理论 | 第24-34页 |
第一节 《解放》周刊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理论的形成 | 第24-29页 |
一、分析抗日时局,力促统一战线的形成 | 第24-27页 |
二、宣传中共全面抗战方针,敦促国民党抗战 | 第27-28页 |
三、揭露反动阴谋,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 | 第28-29页 |
第二节 《解放》周刊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理论的发展与完善 | 第29-34页 |
一、揭露日寇的“和平”阴谋,实行全面的全民族抗战 | 第30-31页 |
二、痛斥国民党陕西党部的错误政策,反对压制人民抗战的反动行径 | 第31-32页 |
三、分析国外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理论 | 第32-34页 |
第三章 《解放》周刊与党的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 | 第34-42页 |
第一节 《解放》周刊总结了抗战以前文化运动的经验教训 | 第34-36页 |
第二节 《解放》周刊与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的形成 | 第36-42页 |
一、宣传新民主主义文化的任务、方针,巩固文化上的统一战线 | 第36-38页 |
二、唇枪舌战,参与抗战时期文化统一战线上的斗争 | 第38-42页 |
第四章 《解放》周刊与党的军事理论 | 第42-50页 |
第一节 积极宣传八路军抗战经验,阐发抗日游击战争战略理论 | 第42-44页 |
第二节 分析介绍抗日战争前途,确立和发展持久战理论 | 第44-47页 |
第三节 报道延安地区人民抗战实况,发展人民战争理论 | 第47-50页 |
第五章 《解放》周刊在中共理论发展史上的历史评价和现实启示 | 第50-60页 |
第一节 《解放》周刊的特点 | 第50-53页 |
一、聚焦抗战,主题鲜明 | 第50-51页 |
二、导向鲜明,内容充实 | 第51-52页 |
三、理论性强,受众面广 | 第52-53页 |
第二节 《解放》周刊在中共理论发展史上的作用 | 第53-56页 |
一、推动理论研究,用理论指导现实斗争 | 第53-55页 |
二、推动学术研究,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第55-56页 |
第三节 《解放》周刊的现实启示 | 第56-60页 |
一、坚持理论指导与现实生活相统一 | 第56-57页 |
二、坚持党性和原则的坚定性相统一 | 第57-58页 |
三、坚持形式灵活多样与理论大众化相统一 | 第58-60页 |
结语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8页 |
致谢 | 第68-70页 |
个人简历 | 第70-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