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个旧锡矿矿业文化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35页
    1.1 研究背景第16-24页
        1.1.1 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第16-17页
        1.1.2 个旧锡矿矿业文化的特殊性第17-23页
        1.1.3 矿业城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第23-24页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第24-25页
        1.2.1 研究目的第24页
        1.2.2 研究的科学意义第24页
        1.2.3 研究的现实意义第24-25页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25-31页
        1.3.1 文化概念第25-26页
        1.3.2 矿业文化第26-29页
        1.3.3 个旧锡矿矿业文化第29-31页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第31-33页
        1.4.1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31-32页
        1.4.2 研究内容第32-33页
    1.5 本论文的创新点第33-34页
    1.6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第35-56页
    2.1 系统理论第35-37页
        2.1.1 系统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第35页
        2.1.2 系统论思想第35-37页
    2.2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37-39页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起源第37页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内涵第37-39页
    2.3 文化经济协同演化理论第39-42页
        2.3.1 经济增长的因素第39-40页
        2.3.2 文化与经济增长的演变理论第40-42页
    2.4 文化研究综述第42-49页
        2.4.1 国外文化研究综述第42-46页
        2.4.2 国内文化研究动态与现状第46-49页
    2.5 矿业城市研究综述第49-51页
        2.5.1 关于“资源诅咒”第49-50页
        2.5.2 矿业城市发展第50-51页
    2.6 个旧锡矿矿业文化研究综述第51-55页
    2.7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三章 个旧锡矿矿业文化的形成及各阶段特征第56-77页
    3.1 矿业文化形成的因素第56-59页
        3.1.1 文化形成的因素第56-58页
        3.1.2 矿业文化形成的因素分析第58-59页
    3.2 个旧锡矿矿业文化形成因素分析第59-68页
        3.2.1 地理环境因素第59-61页
        3.2.2 地质作用的因缘际会第61-62页
        3.2.3 轰轰烈烈的矿业开发诗篇第62-64页
        3.2.4 多文化的相互融合第64-65页
        3.2.5 民间故事的传承,丰富着锡矿矿业文化第65-67页
        3.2.6 多民族文化滋养着锡矿矿业文化第67-68页
    3.3 个旧锡矿矿业文化各阶段的特征第68-75页
        3.3.1 古代锡矿矿业文化特征第68-70页
        3.3.2 近代锡矿矿业文化特征第70-72页
        3.3.3 现代锡矿矿业文化特征第72-75页
    3.4 本章小结第75-77页
第四章 个旧锡矿矿业文化体系第77-115页
    4.1 个旧锡矿矿业物质文化第78-94页
        4.1.1 青铜文明第78-79页
        4.1.2 锡工艺品第79-81页
        4.1.3 矿业文化景观第81-88页
        4.1.4 矿业文化建筑第88-92页
        4.1.5 锡矿开发技术第92-94页
    4.2 个旧锡矿矿业制度文化第94-100页
        4.2.1 锡矿矿业权制度第95-96页
        4.2.2 锡矿开发中的生产关系第96-98页
        4.2.3 锡矿产品交易制度第98-100页
    4.3 个旧锡矿矿业精神文化第100-113页
        4.3.1 锡矿矿业精神文化探讨第100-103页
        4.3.2 锡矿矿业精神文化特质实证挖掘第103-109页
        4.3.3 锡矿矿业精神文化特质论证第109-113页
    4.4 个旧锡矿矿业文化的特点第113-114页
        4.4.1 工业遗产性第113页
        4.4.2 内涵丰富性第113-114页
        4.4.3 价值潜在性第114页
    4.5 本章小结第114-115页
第五章 个旧锡矿矿业文化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第115-134页
    5.1 个旧锡矿矿业文化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耦合第115-121页
        5.1.1 矿业文化与区域社会发展的耦合第115-117页
        5.1.2 矿业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第117-120页
        5.1.3 矿业文化与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的耦合第120-121页
    5.2 个旧锡矿矿业文化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耦合关系定量分析第121-133页
        5.2.1 耦合关系研究的逻辑第121-122页
        5.2.2 耦合协调度数学模型第122-123页
        5.2.3 耦合系统指标体系及其权重第123-128页
        5.2.4 定量计算耦合协调度第128-132页
        5.2.5 定量结果分析第132-133页
    5.3 本章小结第133-134页
第六章 个旧锡矿矿业文化的转型与创新第134-167页
    6.1 文化转型及其驱动力模型第134-137页
        6.1.1 文化转型第134-135页
        6.1.2 文化转型的驱动力模型第135-137页
    6.2 个旧锡矿矿业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第137-144页
        6.2.1 经济发展依赖于黑色矿业开发第137-138页
        6.2.2 延续传统生产方式,缺乏现代企业观第138-139页
        6.2.3 矿业制度文化发展滞后第139-140页
        6.2.4 重江湖义气,轻法制观念第140-141页
        6.2.5 小富即安,守家为业,开拓创业精神不足第141-142页
        6.2.6 精神世界的封闭与颓废第142-144页
    6.3 个旧锡矿矿业文化的转型第144-152页
        6.3.1 从黑色矿业文化转型为绿色矿业文化第144-148页
        6.3.2 从传统锡矿矿业文化转型为现代锡矿矿业文化第148-150页
        6.3.3 从公益性文化转型为盈利性文化第150-152页
    6.4 个旧锡矿矿业文化创新第152-166页
        6.4.1 文化创新概述第152-153页
        6.4.2 锡矿矿业文化创新的内涵第153-157页
        6.4.3 锡矿矿业文化创新与矿业城市经济转型第157-161页
        6.4.4 锡矿矿业文化创新与文化产业发展第161-166页
    6.5 本章小结第166-167页
第七章 个旧锡矿矿业文化发展对策研究第167-186页
    7.1 强化文化发展战略规划,引领锡矿矿业文化发展第167-169页
        7.1.1 战略统筹锡矿矿业文化发展第167-168页
        7.1.2 重视文化发展规划,谋划锡矿矿业文化发展第168-169页
    7.2 注重文化传承,夯实锡矿矿业文化发展底蕴第169-172页
        7.2.1 发展矿业经济,做大做强矿业企业第169-171页
        7.2.2 传承矿业文化特色,推动锡矿矿业文化发展第171-172页
    7.3 加强文化交流融合,促进矿业经济转型第172-175页
        7.3.1 借鉴吸纳,使锡矿矿业文化在扬弃中实现升华第172-173页
        7.3.2 转变思维观念,促进矿业经济转型第173-175页
    7.4 重视文化载体建设,发展矿业文化产业第175-179页
        7.4.1 大力发展矿业文化旅游业第175-177页
        7.4.2 大力发展锡工艺品产业第177页
        7.4.3 大力发展创意文化产业第177-179页
    7.5 强化制度建设,保障锡矿矿业文化发展第179-181页
        7.5.1 完善、创新正式制度,保障和促进良性的经济活动第179页
        7.5.2 强化非正式制度的发展第179-181页
    7.6 强化矿业企业文化建设,践行锡矿矿业文化发展第181-184页
        7.6.1 建设企业形象识别系统,构建企业文化体系第181-182页
        7.6.2 继承传统,塑造矿业企业新型企业精神第182-183页
        7.6.3 以完善制度文化为切入点,增强企业文化的约束力第183页
        7.6.4 加大宣传贯彻力度,促进企业文化传播第183-184页
    7.7 本章小结第184-186页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第186-189页
    8.1 研究结论第186-187页
    8.2 展望第187-189页
致谢第189-190页
参考文献第190-200页
附录A 个旧锡矿矿业精神文化调查问卷第200-202页
附录B 发表论文情况及参与的科研项目第202页

论文共20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深层烃源高演化阶段生气潜力与机理研究
下一篇: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资源可持续供给保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