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1 前言 | 第19-32页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19-20页 |
1.2 深层烃源成气潜力、成烃机制及其控制因素研究现状 | 第20-27页 |
1.2.1 高演化阶段烃源岩生烃潜力 | 第20-22页 |
1.2.2 烃源岩残留沥青成烃演化规律及其控制因素 | 第22-25页 |
1.2.3 深部压力条件对有机质成熟度和油气生成的影响 | 第25-27页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案 | 第27-30页 |
1.3.1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7-28页 |
1.3.2 论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28页 |
1.3.3 论文的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 第28-30页 |
1.4 完成工作量 | 第30-32页 |
2 干酪根动态演化特征及其对高演化阶段成烃的启示 | 第32-57页 |
2.1 干酪根结构基本特征及其主要研究手段 | 第32-34页 |
2.2 样品及实验 | 第34-38页 |
2.2.1 样品和实验方案 | 第34-36页 |
2.2.2 氢化催化裂解(HyPy) | 第36页 |
2.2.3 钌离子氧化降解(RICO) | 第36-37页 |
2.2.4 分析测试条件 | 第37-38页 |
2.3 湖相烃源岩人工熟化热解过程不同成熟度干酪根降解产物比较 | 第38-46页 |
2.3.1 样品背景 | 第38页 |
2.3.2 干酪根降解产物演化特征 | 第38-46页 |
2.4 海相烃源岩人工熟化热解过程不同成熟度干酪根降解产物比较 | 第46-52页 |
2.4.1 样品背景 | 第46页 |
2.4.2 干酪根降解产物分析 | 第46-52页 |
2.5 偶奇优势形成机理及其地球化学意义 | 第52-55页 |
2.6 小结 | 第55-57页 |
3 烃源岩高演化阶段干酪根和源岩残留沥青生气潜力评价 | 第57-89页 |
3.1 烃源岩残留沥青生气的勘探定义与评价难点 | 第57-59页 |
3.2 干酪根和残留沥青成气贡献识别的实验技术及方法 | 第59-63页 |
3.2.1 生排烃热压模拟实验方案及流程 | 第60-61页 |
3.2.2 氢质量平衡计算方法 | 第61-62页 |
3.2.3 分析测试条件 | 第62-63页 |
3.3 实例研究一:湖相烃源岩 | 第63-76页 |
3.3.1 杜601井页岩基本地球化学特征 | 第63-66页 |
3.3.2 杜601井页岩热模拟产物产率及特征 | 第66-70页 |
3.3.3 杜601井页岩残留沥青成气过程的表征 | 第70-74页 |
3.3.4 高演化阶段干酪根和残留沥青的生气贡献 | 第74-76页 |
3.4 实例研究二:海相烃源岩 | 第76-86页 |
3.4.1 下马岭组页岩基本地球化学特征 | 第76-78页 |
3.4.2 下马岭组页岩不同演化阶段油气产率及特征 | 第78-82页 |
3.4.3 下马岭组源岩残留沥青成气过程的表征 | 第82-84页 |
3.4.4 高演化阶段干酪根和残留沥青的生气贡献 | 第84-86页 |
3.5 油气地质意义 | 第86-87页 |
3.6 小结 | 第87-89页 |
4 压力对原油热裂解的影响研究 | 第89-141页 |
4.1 实验 | 第90-95页 |
4.1.1 原油样品特征 | 第90-91页 |
4.1.2 高温加压水热体系装置 | 第91-94页 |
4.1.3 分析测试条件 | 第94-95页 |
4.2 低-中-高压力阶段原油裂解产物总体特征 | 第95-110页 |
4.2.1 裂解产物总体特征 | 第95-101页 |
4.2.2 C6-C7总烃和正构烷烃对压力的响应特征 | 第101-108页 |
4.2.3 类异戊二烯烃对压力的响应特征 | 第108-110页 |
4.3 低-中-高压力阶段原油热裂解气体产出地球化学特征 | 第110-124页 |
4.3.1 原油裂解气体产率特征 | 第110-114页 |
4.3.2 原油裂解气体组分特征 | 第114-116页 |
4.3.3 气体单体稳定碳同位素特征 | 第116-124页 |
4.4 低-中-高压力阶段原油热裂解生成轻烃地球化学特征 | 第124-138页 |
4.4.1 轻烃定量结果分析 | 第124-130页 |
4.4.2 轻烃组分特征及轻烃参数 | 第130-136页 |
4.4.3 轻烃单体稳定碳同位素特征 | 第136-138页 |
4.5 压力对深埋油藏原油热稳定性的影响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 第138-141页 |
5 结语 | 第141-144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141-142页 |
5.1.1 热成熟过程干酪根动态演化特征及其机理 | 第141页 |
5.1.2 干酪根和残留沥青生气定量评价 | 第141页 |
5.1.3 压力对原油热裂解的影响 | 第141-142页 |
5.2 主要创新点 | 第142-143页 |
5.3 研究的不足及前景展望 | 第143-144页 |
参考文献 | 第144-156页 |
作者简历 | 第156-1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