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1 绪论 | 第11-2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1 装配式建筑 | 第11页 |
1.1.2 装配式建筑相关政策 | 第11-12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2-19页 |
1.2.1 国内外发展与现状 | 第12-16页 |
1.2.2 装配式体系热工性能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2.3 存在的问题 | 第18-19页 |
1.3 装配式复合墙结构住宅体系介绍 | 第19-23页 |
1.3.1 体系介绍 | 第19-21页 |
1.3.2 装配式复合墙结构体系民居 | 第21-23页 |
1.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3-24页 |
1.5 研究内容和目标 | 第24-25页 |
1.5.1 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1.5.2 研究目标 | 第25页 |
1.6 研究方法和框架 | 第25-27页 |
1.6.1 研究方法 | 第25-26页 |
1.6.2 研究框架 | 第26-27页 |
2 装配式民居实例冬季热环境测试与分析 | 第27-43页 |
2.1 夹心保温复合墙结构体系民居冬季测试 | 第27-33页 |
2.1.1 测试对象 | 第27-28页 |
2.1.2 测试方案 | 第28-29页 |
2.1.3 测试结果及分析 | 第29-33页 |
2.1.4 结论与建议 | 第33页 |
2.2 外保温复合墙结构体系民居冬季测试 | 第33-40页 |
2.2.1 测试对象 | 第33-34页 |
2.2.2 测试方案 | 第34-35页 |
2.2.3 测试结果及分析 | 第35-39页 |
2.2.4 结论与建议 | 第39页 |
2.2.5 夹心保温体系民居与外保温体系民居冬季测试对比 | 第39-40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40-43页 |
3 外围护结构保温性能指标分析 | 第43-63页 |
3.1 装配式复合结构体系外围护结构构造 | 第43-47页 |
3.1.1 复合外墙 | 第43-46页 |
3.1.2 楼面/屋面 | 第46页 |
3.1.3 地面 | 第46-47页 |
3.1.4 门窗 | 第47页 |
3.2 外围护结构保温性能分析 | 第47-60页 |
3.2.1 围护结构保温的重要性 | 第47-48页 |
3.2.2 外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理论计算 | 第48-54页 |
3.2.3 装配式复合墙体传热系数现场测试 | 第54-60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60-63页 |
4 外围护结构热桥部位传热分析 | 第63-85页 |
4.1 装配式复合墙体系围护结构热桥部位二维温度场计算 | 第63-70页 |
4.1.1 围护结构热桥传热系数计算方法 | 第63-64页 |
4.1.2 典型热桥部位数值模拟与分析 | 第64-70页 |
4.2 装配式复合墙体系围护结构热桥部位现场测试 | 第70-83页 |
4.2.1 热桥部位现场检测方法 | 第70页 |
4.2.2 热桥部位红外热像法测试分析 | 第70-79页 |
4.2.3 L型墙角热桥部位现场测试 | 第79-83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83-85页 |
5 不同气候区下外围护结构保温性能分析与应用设计 | 第85-95页 |
5.1 复合墙和叠合屋面保温性能分析 | 第85-86页 |
5.1.1 保温性能影响因素 | 第85页 |
5.1.2 保温材料的选择对比 | 第85-86页 |
5.2 不同气候区下复合墙和屋面的保温性能应用设计 | 第86-94页 |
5.2.1 建筑热工设计分区 | 第86页 |
5.2.2 不同气候区下复合外墙的保温性能应用设计 | 第86-91页 |
5.2.3 不同气候区下屋面的保温性能应用设计 | 第91-94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94-95页 |
6 结论 | 第95-99页 |
致谢 | 第99-101页 |
参考文献 | 第101-107页 |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第107-109页 |
图表目录 | 第109-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