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18页 |
1.1 选题的目标与意义 | 第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6-17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第2章 导弹自动驾驶仪建模 | 第18-42页 |
2.1 坐标系定义 | 第18-23页 |
2.2 飞行过程中导弹的受力 | 第23-28页 |
2.2.1 空气动力 | 第23-25页 |
2.2.2 空气动力矩 | 第25-28页 |
2.2.3 推力 | 第28页 |
2.3 导弹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28-41页 |
2.3.1 基本定理 | 第28页 |
2.3.2 导弹运动建模的简化处理 | 第28-29页 |
2.3.3 导弹质心运动的动力学方程 | 第29-32页 |
2.3.4 导弹绕质心转动的动力学方程 | 第32-33页 |
2.3.5 导弹绕质心运动的运动学方程 | 第33-34页 |
2.3.6 导弹绕质心转动的运动学方程 | 第34-36页 |
2.3.7 导弹数学模型的简化 | 第36-39页 |
2.3.8 机动性与过载 | 第39页 |
2.3.9 振荡自适应自动驾驶仪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 | 第39-41页 |
2.4 气动特征点与系数冻结法 | 第4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3章 振荡自适应驾驶仪工作原理 | 第42-63页 |
3.1 振荡式自适应自动驾驶仪组成 | 第42-43页 |
3.2 振荡线性化系统的设计原理 | 第43-53页 |
3.2.1 振荡线性化理论 | 第43-48页 |
3.2.2 振荡自适应原理 | 第48-53页 |
3.3 振荡式自动驾驶仪系统设计特点 | 第53-61页 |
3.3.1 系统中必须建立自振荡 | 第53-56页 |
3.3.2 等效线性系统 | 第56-60页 |
3.3.3 振荡式自动驾驶仪分析 | 第60-6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4章 侧向回路线性化设计及仿真 | 第63-77页 |
4.1 自动驾驶仪的设计目标 | 第63-64页 |
4.1.1 自动驾驶仪的功能 | 第63页 |
4.1.2 自动驾驶仪的组成 | 第63页 |
4.1.3 自动驾驶仪的设计目标 | 第63-64页 |
4.2 自动驾驶仪的设计思路 | 第64页 |
4.3 导弹侧向回路的数学模型 | 第64-66页 |
4.4 侧向回路线性化设计和仿真验证 | 第66-76页 |
4.4.1 振荡式自动驾驶仪侧向控制器 | 第66-67页 |
4.4.2 线性化侧向回路控制器结构 | 第67-68页 |
4.4.3 敏感元件和舵机的主要性能要求 | 第68-70页 |
4.4.4 侧向回路控制参数和校正网络设计和仿真验证 | 第70-74页 |
4.4.5 侧向回路在线调参规则设计 | 第74-7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第5章 滚动回路变结构设计及仿真 | 第77-88页 |
5.1 滑模变结构控制的基本原理 | 第77-78页 |
5.1.1 基本概念 | 第77-78页 |
5.1.2 滑动模态的数学描述 | 第78页 |
5.1.3 滑动模态的到达条件 | 第78页 |
5.2 导弹滚动回路的数学模型 | 第78-79页 |
5.3 滚动回路设计和仿真验证 | 第79-84页 |
5.3.1 振荡式自动驾驶仪滚动控制器 | 第79-80页 |
5.3.2 滚动回路控制器结构 | 第80-81页 |
5.3.3 敏感元件和副翼舵机的主要性能要求 | 第81页 |
5.3.4 滚动回路控制参数设计和仿真验证 | 第81-83页 |
5.3.5 滚动回路在线调参规则设计 | 第83-84页 |
5.4 自动驾驶仪的软、硬件集成 | 第84-86页 |
5.4.1 自动驾驶仪的组成框图 | 第84-85页 |
5.4.2 控制算法的离散化方法 | 第85页 |
5.4.3 采样周期的确定 | 第85-86页 |
5.4.4 对弹上计算机的要求 | 第86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86-88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8-90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88-89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89-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3页 |
致谢 | 第93-9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