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蒙学教材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术语及符号说明 | 第8-9页 |
绪论 | 第9-12页 |
第一章 宋代的蒙学教育 | 第12-21页 |
第一节 宋代蒙学教育的兴盛 | 第12-16页 |
一、 学校教育日趋成为蒙学教育主体 | 第12-14页 |
二、 家庭教育成为蒙学的重要部分 | 第14-15页 |
三、 社会教育推动蒙学教育的发展 | 第15-16页 |
第二节 宋代蒙学兴盛的原因 | 第16-21页 |
一、 蒙学教育的内部良性循环 | 第16-17页 |
二、 社会因素对蒙学教育的推动 | 第17-21页 |
第二章 宋代蒙学教材的源流和分类 | 第21-36页 |
第一节 宋代蒙学教材的源流 | 第21-31页 |
第二节 宋代蒙学教材的分类 | 第31-36页 |
一、 综合性教材 | 第32-33页 |
二、 专门性教材 | 第33-36页 |
第三章 宋代蒙学教材的借鉴价值 | 第36-45页 |
第一节 当前小学语文教材编写的现状 | 第36-40页 |
一、 教材编写及教学的成人化 | 第36-37页 |
二、 教材编写视野狭窄、形式单一 | 第37-38页 |
三、 教材内容缺乏公平性 | 第38-39页 |
四、 具有背诵价值内容过少 | 第39-40页 |
第二节 宋代蒙学教材的借鉴价值 | 第40-45页 |
一、 教材编写遵循儿童认知特点 | 第41-42页 |
二、 教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 第42页 |
三、 扩大教材编写群体、建立建材资源库 | 第42-43页 |
四、 短小精炼的韵语编排形式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附录 | 第49-5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