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电能质量监测仪的发展 | 第11-12页 |
1.3 远程监控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 第12-13页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3-15页 |
第2章 TCP/IP 协议原理 | 第15-24页 |
2.1 TCP/IP 网络模型 | 第15-18页 |
2.2 TCP/IP 协议栈的实现 | 第18-24页 |
2.2.1 网络接口层协议的实现 | 第18-20页 |
2.2.2 互联层协议的实现 | 第20-22页 |
2.2.3 传输层协议的实现 | 第22-23页 |
2.2.4 以太网程序流程图 | 第23-24页 |
第3章 系统硬件设计 | 第24-36页 |
3.1 系统监测参数分析 | 第24-27页 |
3.1.1 系统所监测的电能质量参数 | 第24页 |
3.1.2 电能质量参数的计算 | 第24-27页 |
3.2 系统实现功能 | 第27-29页 |
3.3 电能质量监测仪的电路设计 | 第29-36页 |
3.3.1 管理单元设计 | 第29-30页 |
3.3.2 数据存储单元设计 | 第30-32页 |
3.3.3 基于 TCP/IP 的通信接口电路设计 | 第32-36页 |
第4章 电能质量监测仪通信软件设计 | 第36-50页 |
4.1 实时操作系统 MQX 的任务管理及应用 | 第36-39页 |
4.1.1 MQX 的任务管理 | 第36-38页 |
4.1.2 MQX 的应用 | 第38-39页 |
4.2 系统通信流程设计 | 第39页 |
4.3 K60 与 DSP 的双向通信管理模块设计 | 第39-44页 |
4.4 TCP/IP 协议的裁剪原则 | 第44-45页 |
4.5 基于 TCP/IP 协议的通信管理模块设计 | 第45-50页 |
4.5.1 网络接口层 | 第45-48页 |
4.5.2 应用层 | 第48-50页 |
第5章 远程管理程序设计 | 第50-71页 |
5.1 开发工具 QT | 第50-53页 |
5.1.1 QT 的优势 | 第50页 |
5.1.2 QT 的网络编程类 | 第50-51页 |
5.1.3 信号槽机制 | 第51-53页 |
5.2 数据库的应用 | 第53-62页 |
5.2.1 数据库的选择 | 第53-54页 |
5.2.2 数据库总体结构 | 第54-57页 |
5.2.3 数据库管理设计 | 第57-61页 |
5.2.4 数据库安全管理 | 第61-62页 |
5.3 远程管理通信程序设计 | 第62-65页 |
5.3.1 远程管理程序功能结构 | 第62页 |
5.3.2 程序控件及其使用 | 第62-65页 |
5.4 人机界面设计与运行 | 第65-71页 |
5.4.1 人机界面设计 | 第65-69页 |
5.4.2 远程管理程序部分运行结果 | 第69-71页 |
结论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