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论文--自动调整论文

10kV线路无功补偿及其监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9-13页
    1.1 无功补偿的背景和意义第9-10页
        1.1.1 无功补偿的作用和意义第9页
        1.1.2 配电网无功补偿存在的问题第9-10页
    1.2 10kV 配电网无功补偿的现状第10-11页
    1.3 论文所做的主要工作第11-13页
2 线路无功补偿的基本理论第13-31页
    2.1 线路并联电容器无功补偿的概念第13-14页
    2.2 并联电容补偿无功的方式第14-15页
    2.3 无功补偿对电网的作用第15-21页
        2.3.1 稳定电压,提高供电质量第15-16页
        2.3.2 提高功率因数,减少功率损耗第16-17页
        2.3.3 补偿位置不同对线路的影响第17-21页
    2.4 10kV 配电网潮流计算第21-30页
        2.4.1 概述第21-22页
        2.4.2 前推回代法的基本原理第22-24页
        2.4.3 节点编号规则第24页
        2.4.4 潮流计算程序设计第24-26页
        2.4.5 IEEE33 节点算例的潮流计算第26-30页
    2.5 本章小结第30-31页
3 10kV 线路无功补偿位置选择和容量配置第31-51页
    3.1 概述第31页
    3.2 配电网无功优化的数学模型第31-33页
        3.2.1 目标函数的形式第32-33页
    3.3 补偿位置的选择第33-40页
        3.3.1 系统无功网损第33-35页
        3.3.2 无功二次精确矩第35-39页
        3.3.3 补偿节点的选择步骤第39-40页
    3.4 补偿容量的配置第40-42页
    3.5 算例分析第42-50页
        3.5.1 IEEE33 节点第42-45页
        3.5.2 工程实例分析第45-50页
    3.6 本章小结第50-51页
4 线路无功补偿通讯监测系统第51-59页
    4.1 基于GPRS通讯的10kV线路无功补偿系统的监控原理第51-56页
        4.1.1 系统构建拓扑结构第51-52页
        4.1.2 通讯的实现第52-56页
    4.2 10kV 线路无功补偿通讯监控系统的功能第56-58页
    4.3 本章小结第58-59页
5 结论与展望第59-61页
    5.1 结论第59页
    5.2 展望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一种宽范围大电流本安电源的设计
下一篇:基于TCP/IP的电能质量监测远程管理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