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细胞遗传学论文--植物基因工程论文

李属种质资源的RAPD指纹图谱分析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页
1 前言第11-22页
    1.1 李属种质资源概况第11-15页
        1.1.1 李属种质资源的分布及栽培情况第13-14页
        1.1.2 李属种质资源的研究进展第14-15页
    1.2 遗传标记的发展与分子标记技术第15-20页
        1.2.1 RAPD 标记第16-17页
        1.2.2 ISSR 标记第17-18页
        1.2.3 SSR 标记第18页
        1.2.4 SCAR 标记和SNP 标记第18页
        1.2.5 AFLP标记第18-19页
        1.2.6 RFLP标记第19页
        1.2.7 SRAP标记第19页
        1.2.8 RAPD分子标记在李属种质资源研究中的应用第19-20页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20-21页
    1.4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第21-22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2-29页
    2.1 试验材料第22-23页
    2.2 试验仪器与试剂第23页
        2.2.1 试验仪器第23页
        2.2.2 试验试剂第23页
    2.3 基因组DNA的提取与检测第23-25页
        2.3.1 基因组DNA的提取第23-24页
        2.3.2 基因组DNA的检测第24-25页
    2.4 李属种质材料RAPD分析第25-29页
        2.4.1 RAPD引物设计第25-27页
        2.4.2 RAPD-PCR反应体系及反应程序第27页
        2.4.3 RAPD琼脂糖浓度的筛选第27页
        2.4.4 RAPD产物的数据统计第27-29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9-41页
    3.1 基因组DNA提取与检测第29-31页
    3.2 RAPD反应体系及反应程序的建立第31-33页
    3.3 李属种质材料扩增产物的检测及数据统计第33-36页
    3.4 李属种质材料的UPGMA聚类分析第36-38页
    3.5 李属种质材料的CID图谱的构建第38-41页
4 讨论第41-43页
    4.1 李属种质材料DNA的提取第41页
    4.2 李属种质材料RAPD-PCR体系和反应程序的建立第41-42页
    4.3 李属种质材料RAPD指纹图谱的分析第42-43页
5 结论第43-45页
    5.1 筛选出提取李属DNA的最佳方法及试材第43页
    5.2 建立了适合RAPD的最优反应体系第43页
    5.3 获得了20份李属种质材料的RAPD标记系统聚类图第43-44页
    5.4 获得了20份李属种质材料的RAPD的指纹图谱第44页
    5.5 初步构建了20份李属种质材料的RAPD标记CID图谱第44-45页
致谢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5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低氧和运动训练对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及其与海马突触可塑性的关系
下一篇:产气荚膜梭菌α-β2-ε-β1毒素融合基因在干酪乳杆菌中的表达及其免疫原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