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监护制度的立法探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6-8页 |
绪论 | 第8-11页 |
一、选题意义 | 第8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第一章 成年人监护制度的概述 | 第11-19页 |
一、成年人监护的概念界定 | 第11-16页 |
(一) “成年人”的主体范围 | 第11-15页 |
(二) “监护”的内涵 | 第15-16页 |
二、成年人监护的法律性质 | 第16-19页 |
(一) 权利说 | 第16页 |
(二) 权利义务一体说 | 第16页 |
(三) 职责说 | 第16-19页 |
第二章 我国成年人监护制度之立法现状及缺憾 | 第19-26页 |
一、我国成年人监护制度的立法现状 | 第19-20页 |
二、我国成年人监护制度的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0-23页 |
(一) 监护制度设计理念陈旧 | 第20-21页 |
(二) 监护对象范围偏窄单一 | 第21页 |
(三) 监护类型设定不科学 | 第21-22页 |
(四) 监护主要内容缺漏 | 第22-23页 |
三、我国成年人监护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 第23-26页 |
(一) 我国成年人监护的社会需求 | 第23页 |
(二) 我国成年人监护的立法需求 | 第23-24页 |
(三) 人权保护标准国际化的需求 | 第24-26页 |
第三章 成年人监护制度的比较法分析 | 第26-37页 |
一、国外成年人监护制度概述 | 第26-31页 |
(一) 法国司法特殊保护制度 | 第27-28页 |
(二) 日本成年人监护制度 | 第28-29页 |
(三) 德国照管制度 | 第29-31页 |
二、现代成年人监护制度的立法趋势 | 第31-34页 |
(一) 禁治产、准禁治产宣告制度的废除与修正 | 第31-32页 |
(二) 意定监护制度的创设 | 第32页 |
(三) 监护措施的人性化 | 第32-33页 |
(四) 公权力的介入 | 第33-34页 |
三、域外考察制度之启示 | 第34-37页 |
(一) 实现自治基础上的他治 | 第34-35页 |
(二) 保护方式应灵活多样 | 第35页 |
(三) 制度层面向公法化和社会化方向行进 | 第35-37页 |
第四章 我国的成年人监护制度立法 | 第37-49页 |
一、确立我国成年人监护制度立法的理论基础 | 第37-40页 |
(一) 法律家长主义理论 | 第37-38页 |
(二) 生活正常化理念 | 第38-39页 |
(三) 自我决定权理念 | 第39-40页 |
二、我国成年人监护制度的立法原则 | 第40-42页 |
(一) 必要性原则 | 第40-41页 |
(二) 补充性原则 | 第41-42页 |
三、我国成年人监护制度的制度构建 | 第42-49页 |
(一) 增设监护措施类型 | 第42-43页 |
(二) 细化监护的具体内容 | 第43-45页 |
(三) 引进意定监护制度 | 第45-46页 |
(四) 设立成年监护人的监督机制 | 第46-47页 |
(五) 增强国家公权力的介入 | 第47-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