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

论姓名权商品化的民法保护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目录第7-9页
前言第9-10页
第一章 研究姓名权商品化的必要性第10-25页
    1.1 研究姓名权商品化是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第10-15页
        1.1.1 姓名权商品化发展已经成为现实第10-12页
        1.1.2 研究姓名权商品化是保护姓名权人合法经济利益的需要第12-13页
        1.1.3 姓名权商品化产生的疑难问题亟待解决第13-15页
    1.2 研究姓名权商品化是完善立法和司法实践的需要第15-25页
        1.2.1 有关姓名权的传统定义已经与姓名权商品化的发展现状不符第15-18页
        1.2.2 当前我国法律对姓名权商品化保护的不足第18-23页
        1.2.3 司法实践对姓名权商品化保护的意识不足第23-25页
第二章 研究姓名权商品化民法保护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第25-33页
    2.1 了解姓名权商品化的理论依据第25-27页
    2.2 明晰姓名权商品化的概念第27-29页
    2.3 明确姓名权商品化的权利性质第29-30页
    2.4 知晓姓名权商品化财产利益与其他权利财产利益的区别与联系第30-33页
第三章 国外对姓名权商品化保护的立法经验及其启示第33-39页
    3.1 美国对姓名权商品化保护的立法经验第33-35页
        3.1.1 公开权发展简要介绍第33-34页
        3.1.2 对公开权的分析第34-35页
    3.2 德国对姓名权商品化保护的立法经验第35-37页
        3.2.1 德国对姓名权等人格权商品化保护做法的简要介绍第35-36页
        3.2.2 对德国做法的分析第36-37页
    3.3 美国做法与德国做法的比较及对中国的启示第37-39页
        3.3.1 美国做法与德国做法的比较第37页
        3.3.2 对中国的启示第37-39页
第四章 姓名权商品化民法保护的完善第39-51页
    4.1 在人格权理论框架内解决姓名权商品化保护问题第39-42页
        4.1.1 承认人格权的权益不仅包括精神利益也包括财产利益第39页
        4.1.2 承认姓名权等标表型人格权商品化的权利可以转让和继承第39-41页
        4.1.3 明确姓名权商品化等人格权商品化的主体是所有的自然人第41-42页
        4.1.4 姓名权商品化中的姓名应当做扩大解释第42页
    4.2 构建姓名权商品化保护的侵权赔偿制度第42-49页
        4.2.1 姓名权商品化侵权的常见形态第42-43页
        4.2.2 姓名权商品化侵权的含义及构成要件第43-46页
        4.2.3 姓名权商品化侵权损害赔偿救济的原则第46-47页
        4.2.4 姓名权商品化侵权的救济方式第47-48页
        4.2.5 姓名权商品化侵权的免责第48-49页
    4.3 对姓名权商品化法律保护民法领域的修改建议第49-51页
        4.3.1 对《民法通则》有关条款进行补充说明第49页
        4.3.2 对《商标法》有关条款进行补充说明第49-50页
        4.3.3 对《著作权法》有关条款进行补充说明第50-51页
结语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4页
致谢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死者人格利益的法律保护
下一篇:成年人监护制度的立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