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网吧犯罪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3页 |
0.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0.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0.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0.4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第一章 青少年网吧犯罪的相关理论 | 第13-18页 |
1.1 青少年网吧犯罪的相关概念 | 第13-14页 |
1.1.1 青少年犯罪 | 第13页 |
1.1.2 犯罪场 | 第13-14页 |
1.1.3 网吧犯罪场 | 第14页 |
1.2 犯罪场理论 | 第14-18页 |
1.2.1 犯罪场结构 | 第14-16页 |
1.2.2 犯罪场功能 | 第16页 |
1.2.3 犯罪场控制 | 第16-18页 |
第二章 青少年网吧犯罪现状 | 第18-22页 |
2.1 青少年网吧犯罪的基本情况 | 第18-19页 |
2.2 青少年网吧犯罪的特点 | 第19-22页 |
2.2.1 案发时间多为节假日的深夜 | 第19页 |
2.2.2 被害人多为未成年人 | 第19-20页 |
2.2.3 多发生在“黑网吧” | 第20页 |
2.2.4 多为侵财尤其是暴力侵财 | 第20-21页 |
2.2.5 犯罪人网瘾大且缺少监管 | 第21-22页 |
第三章 青少年网吧犯罪因素分析 | 第22-27页 |
3.1 时空因素 | 第22-23页 |
3.2 被害人因素 | 第23-25页 |
3.3 社会控制疏漏因素 | 第25-26页 |
3.4 潜在网吧犯罪人因素 | 第26-27页 |
第四章 建构青少年网吧犯罪场控制体系 | 第27-31页 |
4.1 控制时空因素 | 第27-28页 |
4.2 控制被害人因素 | 第28-29页 |
4.3 控制社会疏漏因素 | 第29页 |
4.4 控制潜在的网吧犯罪人因素 | 第29-31页 |
结语 | 第31-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37-39页 |
致谢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