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目录 | 第5-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一、 选题缘由 | 第8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一、 纳税人知情权概述 | 第10-19页 |
(一) 纳税人知情权的内涵 | 第10-11页 |
(二) 纳税人知情权的内容 | 第11-13页 |
1. 对税收政策和法律法规制定的知情 | 第11页 |
2. 对税收政策和法律法规具体内容的知情 | 第11页 |
3. 对税收征管程序的知情 | 第11-12页 |
4. 对税款使用的方向和效率的知情 | 第12-13页 |
(三) 纳税人知情权的特点 | 第13-14页 |
1. 纳税人知情权具有基础性 | 第13页 |
2. 纳税人知情权具有普遍性 | 第13-14页 |
3. 纳税人知情权具有复合性 | 第14页 |
(四) 纳税人知情权保护的理论依据 | 第14-16页 |
1. 权利与义务相一致理论 | 第14-15页 |
2. 税收法定主义理论 | 第15页 |
3. 社会契约论 | 第15-16页 |
(五) 保护纳税人知情权的作用 | 第16-19页 |
1. 有利于提高纳税人的纳税意识 | 第16-17页 |
2. 有利于推动政治体制的民主化 | 第17页 |
3. 有利于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 第17-18页 |
4. 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征纳关系 | 第18-19页 |
二、 我国纳税人知情权保护的现状分析 | 第19-26页 |
(一) 我国纳税人知情权保护的现状 | 第19-22页 |
1. 在税收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公布方面的保护 | 第19-20页 |
2. 在征收管理环节的保护 | 第20-21页 |
3. 在税款支出和使用效率方面的保护 | 第21-22页 |
(二) 我国纳税人知情权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2-24页 |
1. 保障纳税人知情权实现的法律法规不完善 | 第22-23页 |
2. 纳税人知情权在行政上和司法上的保护不到位 | 第23-24页 |
3. 纳税人知情权在财政支出领域较欠缺 | 第24页 |
(三) 我国纳税人知情权保护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4-26页 |
1. 受我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 | 第24页 |
2. 现行税收体制的缺陷 | 第24-25页 |
3. 纳税人知情权方面的理论研究比较薄弱 | 第25-26页 |
三、 国外纳税人知情权保护的立法规定及借鉴 | 第26-30页 |
(一) 国外纳税人知情权保护的相关立法规定 | 第26-28页 |
1. 美国 | 第26-27页 |
2. 日本 | 第27页 |
3. 加拿大 | 第27-28页 |
4. 澳大利亚 | 第28页 |
5. 英国 | 第28页 |
(二) 国外纳税人知情权保护对我国的借鉴 | 第28-30页 |
1. 税收法定主义成为宪法原则 | 第29页 |
2. 具体法律制度相对完善 | 第29页 |
3. 相关管理制度比较到位 | 第29页 |
4. 救济方式多样化 | 第29-30页 |
四、 我国纳税人知情权保护的完善 | 第30-38页 |
(一) 完善立法,确保有法可依 | 第30-33页 |
1. 在宪法中进一步确认对纳税人知情权的法律地位 | 第30-31页 |
2. 在税收基本法中规定纳税人知情权 | 第31页 |
3. 制定完善相关配套的法律 | 第31-33页 |
(二) 提升征管水平,加强行政上的保护 | 第33-34页 |
1. 健全税收征纳程序制度 | 第33页 |
2. 建立税务公开制度 | 第33页 |
3. 加强税收征管的网络化信息化建设水平 | 第33-34页 |
(三) 完善救济方式,从司法上保护纳税人知情权 | 第34-36页 |
1. 设立纳税人知情权的宪法诉讼制度 | 第34-35页 |
2. 构建我国纳税人公益诉讼制度 | 第35页 |
3. 建立专门的税收司法保护机构 | 第35-36页 |
(四) 树立先进的税收理念,建立良好的纳税人权利意识 | 第36-38页 |
1. 从纳税人的角度 | 第36页 |
2. 从政府机关的角度 | 第36-38页 |
结语 | 第38-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致谢 | 第42-44页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