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外语论文--英语论文

新课标下小初英语教学衔接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10-32页
    (一)研究背景第10-11页
    (二)研究意义与目的第11-12页
        1.研究意义第11页
        2.研究目的第11-12页
    (三)理论基础第12-14页
        1.有意义学习及学习的正向迁移第12-13页
        2.元认知策略第13-14页
    (四)文献综述第14-29页
        1.关于小学英语教学的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4-17页
        2.关于初中英语教学的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7-21页
        3.关于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国内外研究综述第21-29页
    (五)概念界定第29-30页
        1.衔接第29页
        2.教学衔接第29-30页
    (六)研究思路与方法第30-32页
        1.研究思路第30-31页
        2.研究方法第31-32页
一、新课标下小初英语教学衔接的通用方式第32-39页
    (一)课程标准第32-33页
        1.课程性质第32页
        2.教学理念第32-33页
        3.分级目标第33页
    (二)教学内容第33-36页
    (三)教学方式第36-39页
        1.语音教学——听说结合、教授发音规则第36-37页
        2.词汇教学——创设语境、联系上下文第37-38页
        3.语法教学——任务型教学方法第38-39页
二、对小初英语教学衔接的现状调查第39-49页
    (一)调查对象及问卷设计第39-41页
        1.调查对象第39-40页
        2.问卷设计第40-41页
    (二)调查结果第41-49页
        1.英语课堂教学方面第41-42页
        2.英语教材处理方面第42-44页
        3.师资队伍与教师教学方面第44-46页
        4.学生学习方面第46-49页
三、小初英语教学衔接不良的成因分析第49-54页
    (一)对小学英语课程与教学衔接的重视不足第49-50页
    (二)对英语教材缺少纵向和横向的系统认识与处理第50-51页
    (三)小初英语教师队伍建设程度不够第51页
    (四)教学方式与学习方法的差别化转变第51-52页
    (五)教学评价模式的单一性与笼统性第52-54页
四、小初英语教学衔接问题的解决措施第54-64页
    (一)英语课程的衔接层面第54-55页
        1.加强对小学英语教学的统一管理第54页
        2.合理分配与增加小学英语的课时数量第54页
        3.促进家长与学校间的教育合力第54-55页
    (二)英语教材的衔接层面第55-56页
        1.全面的认识与理解教材第55页
        2.实现教材的二次开发第55-56页
    (三)师资队伍建设层面第56-58页
        1.提高小初英语教师的素养第56-57页
        2.鼓励两学段教师角色互换与交流第57-58页
    (四)教师教学的衔接层面第58-60页
        1.促使教学活动的情景化第58页
        2.合理实行分层教学与小组学习第58-59页
        3.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第59-60页
    (五)学生学习的衔接层面第60-62页
        1.小学阶段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第60页
        2.初中阶段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第60-61页
        3.小初阶段的自我心态调节第61-62页
    (六)教学评价体系的衔接层面第62-64页
        1.关注形成性评价对学生的激励作用第62页
        2.重视终结性评价在两个学段间的协调作用第62-64页
五、结语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70页
附录A第70-72页
附录B第72-73页
附录C第73-74页
附录D第74-75页
致谢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泰国Khlung Rachadapisek中学初一年级汉语课设计探究
下一篇:基于中学英语教师话语的课堂师生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