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绪论 | 第8-13页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4 研究的新见解 | 第12-13页 |
2.网络微时代和教学模式的相关理论 | 第13-23页 |
2.1 网络微时代的内涵 | 第13-15页 |
2.1.1 网络微时代的定义 | 第13-14页 |
2.1.2 网络微时代的特点 | 第14-15页 |
2.2 网络微时代下的媒体 | 第15-16页 |
2.2.1 社交应用类(微传播) | 第15页 |
2.2.2 在线教育类(微学习) | 第15-16页 |
2.3 教学模式的概念 | 第16-17页 |
2.4 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及类型 | 第17-20页 |
2.4.1 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 第17-18页 |
2.4.2 教学模式的类型 | 第18-20页 |
2.5 教学模式的特点及要素构成 | 第20-23页 |
2.5.1 教学模式的特点 | 第20-21页 |
2.5.2 教学模式的要素构成 | 第21-23页 |
3.网络微时代下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优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23-32页 |
3.1 网络微时代下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优化的必要性 | 第23-27页 |
3.1.1 主流的价值观受到冲击 | 第23-24页 |
3.1.2 碎片化学习弱化了体系 | 第24-25页 |
3.1.3 灵活教学方式下的困惑 | 第25-26页 |
3.1.4 课外延伸性学习不充分 | 第26-27页 |
3.2 网络微时代下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优化的可行性 | 第27-32页 |
3.2.1 学校教育提升实效性的空间大 | 第27-29页 |
3.2.2 中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可塑性强 | 第29-30页 |
3.2.3 网络学习工具的种类日益丰富 | 第30-32页 |
4.网络微时代下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优化的途径 | 第32-45页 |
4.1 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创新教育理念 | 第32-36页 |
4.1.1 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第32-33页 |
4.1.2 培养学生良好的媒介素养 | 第33-35页 |
4.1.3 遵循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 第35-36页 |
4.2 在平衡互动关系的过程中提升教学效果 | 第36-41页 |
4.2.1 树立并形成新型的师生观 | 第37-38页 |
4.2.2 拓宽并突破课堂教学平台 | 第38-39页 |
4.2.3 推进教育环境的全面建设 | 第39-41页 |
4.3 在巩固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完善评价体系 | 第41-45页 |
4.3.1 关注课堂教学评价的效果 | 第41-42页 |
4.3.2 注重学生全面综合性评价 | 第42-43页 |
4.3.3 突破单一化教学评价标准 | 第43-45页 |
5.网络微时代下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优化的实际应用 | 第45-48页 |
5.1 情境教学模式下的应用 | 第45-46页 |
5.2 探究教学模式下的应用 | 第46-47页 |
5.3 范例教学模式下的应用 | 第47-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在校学习期间所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