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导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电子证据收集的概述 | 第11-17页 |
第一节 电子证据概述 | 第11-13页 |
一、电子证据的概念 | 第11-12页 |
二、电子证据的特点 | 第12-13页 |
第二节 刑事侦查中电子证据的收集 | 第13-17页 |
一、电子证据收集与传统证据收集的区别 | 第13-14页 |
二、电子证据收集的国外立法状况 | 第14-15页 |
三、我国电子证据收集的立法现状 | 第15-16页 |
四、我国电子证据收集在立法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第16-17页 |
第二章 人权保障视野下电子证据的收集制度 | 第17-30页 |
第一节 明确电子证据的法律地位 | 第18-19页 |
一、学术上的争论 | 第18-19页 |
二、电子证据作为独立证据形式的必要性 | 第19页 |
第二节 电子证据收集制度的价值目标 | 第19-26页 |
一、侦查程序的外在价值 | 第20页 |
二、电子证据收集过程中人权保障的价值要求 | 第20-21页 |
三、电子证据收集与人权保障之间的冲突 | 第21-24页 |
四、电子证据收集效率与人权保障间的平衡 | 第24-26页 |
第三节 电子证据收集的制度设计 | 第26-30页 |
一、电子证据收集制度的原则 | 第26-27页 |
二、电子证据收集的主体 | 第27-29页 |
三、电子证据收集步骤的立法规制 | 第29-30页 |
四、电子证据收集的措施 | 第30页 |
第三章 电子证据收集中的人权保障初探 | 第30-44页 |
第一节 电子证据收集措施中的人权保障问题 | 第31-39页 |
一、搜查、扣押电子证据中的人权保障 | 第31-35页 |
二、强制命令记录、保存和提供电子证据措施中的人权保障问题 | 第35-36页 |
三、电子监听、实时数据收集措施中的人权问题 | 第36-39页 |
第二节 电子证据收集取证的监督机制 | 第39-41页 |
一、立法层面上完善电子收集取证的监督 | 第39页 |
二、引入“检察引导侦查”的取证机制 | 第39-40页 |
三、内部监督 | 第40-41页 |
第三节 电子证据收集中的救济机制 | 第41-44页 |
一、救济机制的必要性 | 第41-42页 |
二、救济机制的内涵 | 第42-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8-49页 |
后记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