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电化教育论文--计算机化教学论文

个性化数字教育信息资源服务门户设计与实现的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2页
第1章 引言第12-19页
   ·研究背景第12-15页
     ·Web2.0的发展及Web3.0的提出第12-13页
     ·知识融合时代的学习需求第13-14页
     ·上海"十网一库"融合的提出第14-15页
   ·研究目的、内容、意义和方法第15-19页
     ·研究内容第15-16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6-17页
     ·研究方法第17-18页
     ·论文创新点第18-19页
第2章 个性化数字教育信息资源服务门户现状分析第19-37页
   ·数字教育信息资源服务研究现状第19-23页
     ·国外数字教育信息资源服务研究现状第19-20页
     ·国内数字教育信息资源服务研究现状第20-23页
   ·个性化数字教育信息资源服务门户研究现状第23-29页
     ·国外个性化数字教育信息资源服务门户现状第23-27页
     ·国内个性化数字教育信息资源服务门户现状第27-29页
   ·"十网一库"建设现状第29-37页
     ·上海终身学习网第29页
     ·上海职成教育在线第29-30页
     ·上海市教师教育网第30-31页
     ·上海中小学德育网第31页
     ·上海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第31-32页
     ·上海学习型社会建设网第32页
     ·上海市中小学教师人文素养网第32-33页
     ·上海语言文字网第33-34页
     ·上海老年人学习网(上海远程老年大学)第34页
     ·上海电视大学网第34-35页
     ·上海教育资源库第35-36页
     ·现状总结第36-37页
第3章 个性化数字教育信息资源服务门户设计的理论依据第37-46页
   ·数字教育信息资源概念第37页
   ·个性化数字教育信息资源服务门户概念第37-39页
   ·个性化信息资源服务门户相关理论第39-41页
     ·分布式认知理论第39页
     ·关联主义学习理论第39-40页
     ·个性化学习理论第40-41页
   ·知识构建相关理论第41-42页
     ·信息构建理论第41页
     ·知识链理论第41-42页
   ·整合、聚合和融合第42-46页
     ·整合第42-43页
     ·聚合第43-44页
     ·融合第44页
     ·整合、聚合和融合辨析第44-46页
第4章 个性化数字教育信息资源服务门户技术环境设计第46-65页
   ·知识应用融合技术现状第46-50页
   ·软件即服务第50页
   ·知识应用融合技术的一般架构第50-53页
   ·Mashup及关键技术简介第53-62页
     ·Mashup概述第53-55页
     ·Mashup架构第55-56页
     ·Mashup关键技术第56-62页
   ·基于Mashup的知识应用融合技术环境研究第62-65页
第5章 个性化数字教育信息资源服务门户的实现研究第65-74页
   ·个性化数字教育信息资源服务门户需求分析第65-66页
     ·功能需求第65-66页
     ·非功能需求第66页
   ·个性化数字教育信息资源服务门户总体设计第66-69页
   ·个性化数字教育信息资源服务门户功能模块设计第69-71页
   ·个性化数字教育信息资源服务门户的环境配置第71-72页
   ·实践应用分析第72-74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74-76页
   ·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第74页
   ·不足及展望第74-76页
附录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81页
后记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B/S的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下一篇:基于GIS的城镇居住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研究--以上海市奉贤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