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课堂冲突现状及管理对策研究--基于扬州市G中学的调查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8页 |
一、问题的缘起 | 第12-13页 |
(一) 问题提出的背景 | 第12-13页 |
(二) 研究的意义 | 第13页 |
二、研究设计 | 第13-18页 |
(一) 研究目标 | 第13-14页 |
(二)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四) 核心概念界定 | 第15-18页 |
第二章 关于师生课堂冲突的理论探讨 | 第18-25页 |
一、国外关于师生课堂冲突的理论研究 | 第18-19页 |
二、国内关于师生课堂冲突的理论研究 | 第19-25页 |
(一) 师生课堂冲突的类型 | 第19-20页 |
(二) 师生课堂冲突的影响 | 第20-22页 |
(三) 师生课堂冲突产生的原因 | 第22-24页 |
(四) 师生课堂冲突的管理对策 | 第24-25页 |
第三章 师生课堂冲突的现状调查 | 第25-42页 |
一、调查方案的设计 | 第25-27页 |
(一) 调查目的 | 第25页 |
(二) 调查对象 | 第25-26页 |
(三) 调查设计 | 第26页 |
(四) 调查过程 | 第26-27页 |
二、调查结论 | 第27-42页 |
(一) 师生课堂冲突的现状 | 第27-34页 |
(二) 师生课堂冲突原因的初步分析 | 第34-36页 |
(三) 师生课堂冲突的消极影响 | 第36-38页 |
(四) 师生课堂冲突的正向功能 | 第38-42页 |
第四章 师生课堂冲突现象产生的根源探析 | 第42-60页 |
一、师生方面的原因分析 | 第42-51页 |
(一) 教师方面 | 第42-47页 |
(二) 学生方面 | 第47-49页 |
(三) 社会制度方面 | 第49-51页 |
二、学校管理方面 | 第51-55页 |
(一) 学校组织的科层化倾向 | 第51-52页 |
(二) 单一的教育评价制度 | 第52-55页 |
三、社会方面 | 第55-60页 |
(一) 家庭背景的影响 | 第55-56页 |
(二) 大众传媒的负面影响 | 第56-60页 |
第五章 师生课堂冲突的管理对策 | 第60-81页 |
一、转换教师角色,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 第60-69页 |
(一)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 第60-63页 |
(二) 转换教师角色,重塑教师权威 | 第63-65页 |
(三) 灵活运用教育机智,提高课堂管理水平 | 第65-69页 |
二、提升学生素质,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 第69-71页 |
(一) 教育学生学会理解尊重教师 | 第69-70页 |
(二) 教育学生增强自我约束力 | 第70-71页 |
三、实施人性化管理,建设和谐校园 | 第71-78页 |
(一) 完善学校评价机制,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 第71-73页 |
(二) 修订学校规章制度,实现人性化管理 | 第73-75页 |
(三) 加强学校文化建设,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 | 第75-76页 |
(四) 建立"安全阀"制度,保持师生心理健康 | 第76-77页 |
(五) 正视冲突,适时激发师生间建设性冲突 | 第77-78页 |
四、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 第78-81页 |
(一) 提高家长品行素质,改进家教方式, | 第78-79页 |
(二) 优化家庭环境,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 | 第79页 |
(三) 加强与校方联系,形成教育合力 | 第79-81页 |
结语 | 第81-82页 |
附录 | 第82-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6页 |
后记 | 第96-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