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预防医学、卫生学论文--保健组织与事业(卫生事业管理)论文--医疗卫生制度与机构论文--医疗服务制度论文

我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协同研究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页
第1章 绪论第10-22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3页
    1.2 研究综述第13-19页
        1.2.1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研究第13-15页
        1.2.2 政策协同研究综述第15-19页
    1.3 研究问题第19-20页
    1.4 研究框架与方法第20-22页
        1.4.1 研究框架第20页
        1.4.2 研究方法第20-22页
第2章 政策协同相关概念及分析框架第22-27页
    2.1 政策协同概述第22-25页
        2.1.1 政策协同发展背景第22-23页
        2.1.2 政策协同的涵义第23-24页
        2.1.3 政策协同的功能第24-25页
    2.2 政策协同分析框架第25-27页
第3章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协同系统构建第27-39页
    3.1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第27-30页
        3.1.1 政策背景第27-28页
        3.1.2 政策目标第28-29页
        3.1.3 具体举措第29-30页
    3.2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实施第30-35页
        3.2.1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发展现状第31-34页
        3.2.2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发展困境第34-35页
    3.3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协同系统第35-39页
        3.3.1 医保政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导向机制第36页
        3.3.2 基层用药政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激励机制第36-37页
        3.3.3 医疗联合体政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技术支持机制第37页
        3.3.4 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政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人才补充机制第37-39页
第4章 基于政策协同框架下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运行情况分析第39-45页
    4.1 青岛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系统运行情况第39-41页
        4.1.1 青岛市北宅街道卫生院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开展情况第39-40页
        4.1.2 青岛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协同分析第40-41页
    4.2 德州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系统运行情况第41-43页
        4.2.1 德州市广川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开展情况第41-43页
        4.2.2 德州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协同分析第43页
    4.3 小结第43-45页
第5章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协同建议第45-48页
    5.1 建立政策框架协同机制第45-46页
        5.1.1 建立引导激励机制第45页
        5.1.2 建立技术支持机制第45-46页
    5.2 建立政策执行协同机制第46-48页
        5.2.1 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第46-47页
        5.2.2 建立服务评估机制第47-48页
第6章 总结与讨论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3页
致谢第53-5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4-55页
附件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助产士处方权申请资格与培训内容研究
下一篇:山东省门诊就诊老年人就医流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