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产士处方权申请资格与培训内容研究
中文摘要 | 第6-9页 |
英文摘要 | 第9-11页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第12-13页 |
1 引言 | 第13-19页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4-17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1.4 数据来源与处理 | 第17页 |
1.5 论文框架 | 第17-18页 |
1.6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8-19页 |
2 咨询问卷的设计 | 第19-22页 |
2.1 专家咨询简介 | 第19页 |
2.2 专家的选择 | 第19页 |
2.3 编制专家咨询问卷 | 第19-21页 |
2.4 专家咨询的实施 | 第21-22页 |
3 助产士处方权申请资格的确定 | 第22-28页 |
3.1 第一轮助产士处方权申请资格专家咨询结果 | 第22-23页 |
3.2 第二轮助产士处方权申请资格专家咨询结果 | 第23-25页 |
3.3 咨询专家的可靠性分析 | 第25-28页 |
4 助产士处方权培训内容的确定 | 第28-34页 |
4.1 专家咨询的可靠性分析 | 第28页 |
4.2 第一轮助产士处方权培训内容专家咨询结果 | 第28-30页 |
4.3 第二轮助产士处方权培训内容咨询结果 | 第30-34页 |
5 结论与讨论 | 第34-39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34页 |
5.2 讨论 | 第34-38页 |
5.3 对策(建议) | 第38页 |
5.4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3页 |
综述 | 第43-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附录 | 第49-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在学期间承担/参与的科研课题与研究成果 | 第64-65页 |
个人简历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