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0页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1.2 研究背景综述 | 第13-19页 |
1.2.1 玉米种植现状 | 第13-14页 |
1.2.2 施肥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14-15页 |
1.2.2.1 氮肥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14页 |
1.2.2.2 磷肥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14-15页 |
1.2.3 累积施氮磷肥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 第15-16页 |
1.2.4 氮磷减施的研究 | 第16-17页 |
1.2.5 氮、磷肥累积施用对玉米植株氮、磷吸收利用的影晌 | 第17-18页 |
1.2.5.1 氮肥的施用对玉米植株氮吸收利用的影响 | 第17页 |
1.2.5.2 施用磷肥对玉米植株磷吸收利用的影响 | 第17-18页 |
1.2.6 氮、磷肥累积施用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第18-19页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9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第二章 试验研究方案 | 第20-26页 |
2.1 试验地概况 | 第20页 |
2.2 试验材料 | 第20-21页 |
2.3 试验设计与实施 | 第21-24页 |
2.3.1 试验设计 | 第21-23页 |
2.3.2 试验实施 | 第23-24页 |
2.4 样品采集与处理 | 第24页 |
2.4.1 样品采集 | 第24页 |
2.4.2 样品分析 | 第24页 |
2.5 计算与数据处理 | 第24-26页 |
2.5.1 计算公式 | 第24-25页 |
2.5.2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25-26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6-74页 |
3.1 氮累积施用对玉米生长及养分的影响 | 第26-35页 |
3.1.1 叶面积变化 | 第26页 |
3.1.2 地上部生物量变化 | 第26-29页 |
3.1.3 干物质积累速率 | 第29页 |
3.1.4 籽粒产量及产量构成 | 第29-30页 |
3.1.5 不同氮量累积施用下玉米对氮的吸收及土壤硝态氮的变化 | 第30-34页 |
3.1.5.1 玉米对氮的吸收 | 第30-33页 |
3.1.5.2 氮肥利用率 | 第33页 |
3.1.5.3 土壤硝态氮的变化 | 第33-34页 |
3.1.6 小结 | 第34-35页 |
3.2 磷累积施用对玉米生长及养分的影响 | 第35-44页 |
3.2.1 叶面积变化 | 第35页 |
3.2.2 地上部生物量变化 | 第35-38页 |
3.2.3 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速率 | 第38页 |
3.2.4 籽粒产量及产量构成 | 第38-39页 |
3.2.5 不同磷量累积施用下玉米对磷的吸收及土壤速效磷的变化 | 第39-43页 |
3.2.5.1 玉米对磷的吸收 | 第39-42页 |
3.2.5.2 磷肥利用率 | 第42页 |
3.2.5.3 土壤速效磷的变化 | 第42-43页 |
3.2.7 小结 | 第43-44页 |
3.3 累积施氮后减量施氮对玉米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 第44-59页 |
3.3.1 减量施氮对玉米籽粒产量的影响 | 第44页 |
3.3.2 减量施氮对玉米干物质的影响 | 第44-48页 |
3.3.3 减施氮肥对玉米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 第48-58页 |
3.3.3.1 氮的吸收利用 | 第48-54页 |
3.3.3.2 磷钾的吸收利用 | 第54-55页 |
5.3.3.3 养分利用效率 | 第55-58页 |
3.3.4 减量施氮对土壤硝态氮的影响 | 第58-59页 |
3.3.6 小结 | 第59页 |
3.4 累积施磷后减量施磷对玉米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 第59-74页 |
3.4.1 减量施磷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 第59-60页 |
3.4.2 减量施磷对玉米地上部干物质的影响 | 第60-64页 |
3.4.3 减施磷肥对玉米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 第64-73页 |
3.4.3.1 磷的吸收利用 | 第64-69页 |
3.4.3.2 氮钾的吸收利用 | 第69-70页 |
3.4.3.3 养分利用效率 | 第70-73页 |
3.4.4 不同施磷量下减施磷肥对土壤速效磷含量变化的影响 | 第73页 |
3.4.6 小结 | 第73-74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74-78页 |
4.1 氮累积施用对玉米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 第74-75页 |
4.2 磷累积施用对玉米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 第75-76页 |
4.3 累积施氮后减量施氮的影响 | 第76-77页 |
4.4 累积施磷后减量施磷的影响 | 第77-78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8-80页 |
5.1 主要研究结果及结论 | 第78-79页 |
5.2 展望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