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化学论文

基于化学表征—数据挖掘的三七和相关制剂的质量控制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1章 引言第12-17页
    1.1 基于LC-MS的化学表征第12-15页
        1.1.1 色谱分离第12-13页
        1.1.2 质谱检测第13-14页
        1.1.3 数据后处理第14-15页
    1.2 三七化学研究第15-17页
第2章 离线 2D LC-MS用于血栓通注射剂的系统表征第17-50页
    2.1 实验部分第17-21页
        2.1.1 试剂与仪器第17-18页
        2.1.2 色谱柱筛选第18-19页
        2.1.3 第一维分段供试品制备第19页
        2.1.4 UPLC/QTOF-Fast DDA条件第19-21页
    2.2 离线二维液相系统的构建与正交性评价第21-29页
        2.2.1 二维液相系统的构建第21-25页
        2.2.2 峰容量与正交性评价第25-29页
    2.3 QTOF质谱条件优化第29-32页
        2.3.1 源参数的优化第29-32页
        2.3.2 Fast DDA裂解能量的优化第32页
    2.4 皂苷对照品的裂解行为研究第32-35页
        2.4.1 PPD型第32-33页
        2.4.2 PPT型第33-34页
        2.4.3 OA型第34页
        2.4.4 C17-侧链变异型第34-35页
        2.4.5 5,6-DH-PPD型第35页
    2.5 血栓通注射剂中皂苷的结构鉴定第35-39页
    2.6 本章小结第39-50页
第3章 基于植物代谢组学方法的三七总皂苷制剂的系统比较第50-67页
    3.1 实验部分第50-55页
        3.1.1 试剂与仪器第50-51页
        3.1.2 UPLC/QTOF条件第51页
        3.1.3 样品信息第51-54页
        3.1.4 供试品制备第54页
        3.1.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第54-55页
    3.2 多种方法数据处理第55-57页
    3.3 三七总皂苷制剂的系统比较第57-62页
        3.3.1 三七总皂苷制剂PCA比较第57-58页
        3.3.2 不同厂家三七总皂苷制剂的OPLS-DA分析第58-62页
    3.4 三七药材不同部位的系统比较第62-65页
        3.4.1 三七药材不同部位的PCA比较第62-63页
        3.4.2 三七剪口与主根的OPLS-DA分析第63-65页
    3.5 不同厂家三七总皂苷制剂的差异来源分析第65-66页
    3.6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第4章 离线 2D LC-MS结合代谢物预测用于三七叶的系统表征第67-83页
    4.1 实验部分第67-70页
        4.1.1 试剂与仪器第67-68页
        4.1.2 供试品制备第68-69页
        4.1.3 第一维分段供试品制备第69页
        4.1.4 UPLC/QTOF-Fast DDA条件第69页
        4.1.5 UNIFI数据处理第69-70页
    4.2 2D-LC QTOF系统构建及评价第70-72页
    4.3 代谢物预测的分析策略及其应用第72-76页
        4.3.1 代谢物预测的分析策略第73-75页
        4.3.2 2D-LC分离结合代谢物预测的分析策略优势第75-76页
    4.4 皂苷对照品的裂解行为研究第76-77页
    4.5 三七叶中皂苷成分的系统表征第77-81页
    4.6 本章小结第81-83页
第5章 LC-MS导向的三七叶中新颖皂苷成分的分离第83-126页
    5.1 实验部分第83-86页
        5.1.1 试剂与药材第83页
        5.1.2 仪器第83-84页
        5.1.3 提取与分离第84页
        5.1.4 新化合物的糖基构型测定第84-86页
    5.2 化合物的结构鉴定第86-124页
        5.2.1 新化合物的结构鉴定第87-120页
        5.2.2 已知化合物的结构鉴定第120-124页
    5.3 用于区分三七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质量标志物第124-125页
    5.4 本章小结第125-126页
第6章 全文总结第126-128页
参考文献第128-135页
附录第135-238页
致谢第238-240页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240-241页

论文共2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液相—高分辨质谱的多基原钩藤生物碱系统表征研究
下一篇:Smurf1促进Lhx9降解并抑制睾丸间质细胞的睾酮合成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