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数学论文

HPM视角下高中数学教材研究--以人教A版与北师版为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1-14页
    1.1 选题缘由第11-12页
        1.1.1 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第11页
        1.1.2 探寻“高评价,低运用”影响因素第11页
        1.1.3 寻求评价与运用匹配策略第11页
        1.1.4 新课改理念第11-12页
    1.2 研究背景第12页
    1.3 研究目的第12页
    1.4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5 研究问题第13页
    1.6 研究方法第13-14页
2 文献综述第14-20页
    2.1 HPM简述第14-15页
    2.2 国外文献研究综述第15-18页
    2.3 国内文献研究综述第18页
    2.4 综述总结及述评第18-20页
3 研究设计第20-27页
    3.1 理论基础第20-22页
        3.1.1 历史发生原理第20页
        3.1.2 “再创造”理论第20-21页
        3.1.3 发生教学法第21页
        3.1.4 数学史与数学教学整合第21-22页
    3.2 实践层面第22-23页
        3.2.1 提供研究教学设计与实践思路第22页
        3.2.2 提供史学视角教学素材与策略第22-23页
        3.2.3 高评价应匹配高运用第23页
    3.3 研究对象第23-24页
    3.4 研究的框架与类型解释第24-26页
        3.4.1 研究框架第24页
        3.4.2 五种类型解释第24-26页
    3.5 数据处理和分析第26-27页
4 统计结果和分析第27-54页
    4.1 APEP与BNUP数学史总体分布统计第27-32页
    4.2 APEP与BNUP数学史频次分布与比较第32-33页
    4.3 APEP与BNUP数学史呈现位置分布与比较第33-36页
        4.3.1 APEP数学史呈现位置分布第33-34页
        4.3.2 BNUP数学史呈现位置分布第34-35页
        4.3.3 APEP与BNUP数学史呈现位置总分布与比较第35-36页
    4.4 APEP与BNUP数学史呈现类型分布与比较第36-41页
        4.4.1 APEP数学史呈现类型分布第36-37页
        4.4.2 BNUP数学史呈现类型分布第37-38页
        4.4.3 APEP与BNUP数学史呈现类型总分布与比较第38-41页
    4.5 APEP与BNUP数学史归属知识领域分布与比较第41-47页
        4.5.1 APEP数学史归属知识领域分布第43页
        4.5.2 BNUP数学史归属知识领域分布第43-44页
        4.5.3 APEP与BNUP数学史归属知识领域总分布与比较第44-47页
    4.6 APEP与BNUP数学史归属分期分布与比较第47-49页
    4.7 APEP与BNUP数学史料涉及国度分布与比较第49-50页
    4.8 APEP与BNUP数学史内容特征分布与比较第50-54页
5 结语第54-61页
    5.1 结论第54-55页
        5.1.1 APEP与BNUP两版教材研究小结第54页
        5.1.2 总体研究小结第54-55页
    5.2 启示与建议第55-58页
        5.2.1 教材研究启示与建议第55-56页
        5.2.2 重视史料合作开发第56页
        5.2.3 重视史料应用价值第56页
        5.2.4 评价与运用匹配策略第56-57页
        5.2.5 史料高运用适度原则第57-58页
    5.3 不足、创新与前瞻第58-61页
        5.3.1 研究中的不足第58页
        5.3.2 研究创新点第58页
        5.3.3 研究前瞻第58-61页
参考文献第61-63页
致谢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从简笔画到手绘造型基础过渡的初中教学研究
下一篇:促进职后初中数学教师MPCK发展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