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8页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选题的意义 | 第8-11页 |
第二节 现有理论研究与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 第11-12页 |
二、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 第12-13页 |
三、弗鲁姆的期望理论 | 第13页 |
四、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 第13-14页 |
第三节 本文的主要观点 | 第14-16页 |
一、运用激励首先要正确认识激励 | 第14-15页 |
二、公安机关应该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 第15-16页 |
三、激励运用中的问题可以通过构建科学激励机制加以解决 | 第16页 |
四、激励手段要有政治保障 | 第16页 |
第四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第五节 文章的结构安排 | 第17-18页 |
第二章 激励机制的理论变迁 | 第18-25页 |
第一节 科学管理时期的激励理论与激励对策 | 第18-20页 |
一、科学管理时期激励的主要理论 | 第18页 |
二、"经济人"的人性假设 | 第18-20页 |
第二节 行为科学时期的激励理论与激励对策 | 第20-23页 |
一、行为科学时期激励的主要理论 | 第20-21页 |
二、"社会人"的人性假设理论 | 第21-23页 |
第三节 新公共行政时期的激励理论与激励对策 | 第23-24页 |
一、新公共行政时期激励的主要理论 | 第23页 |
二、"自我实现人"的人性假设理论 | 第23-24页 |
第四节 新公共管理时期的人性假设与激励对策 | 第24-25页 |
一、新公共管理时期激励的主要理论 | 第24页 |
二、"公共人"的人性假设理论 | 第24-25页 |
第三章 公安机关激励机制构建分析 | 第25-30页 |
第一节 公安机关激励机制构建的独特性 | 第25-27页 |
一、公安队伍的职能决定了构建激励机制的独特性 | 第25页 |
二、公安队伍与公安民警承受着巨大的工作压力 | 第25-27页 |
第二节 公安机关构建激励机制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 第27-28页 |
一、建立健全公安机关激励机制的必要性 | 第27页 |
二、建立健全公安机关激励机制的紧迫性 | 第27-28页 |
第三节 公安机关构建激励机制的重要意义 | 第28-30页 |
第四章 公安机关激励机制的运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第30-43页 |
第一节 公安机关现行激励机制的分类与运用现状 | 第30-35页 |
一、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 | 第30页 |
二、正激励与负激励 | 第30-31页 |
三、内部激励与外部激励 | 第31-35页 |
第二节 公安机关激励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5-42页 |
一、公安机关管理层管理理念上的欠缺 | 第35-36页 |
二、现行公安机关激励机制在内容和制度上的欠缺 | 第36-39页 |
三、现行公安机关激励机制在激励方式方法上存在不足 | 第39-42页 |
第三节 对公安机关激励机制问题的深层次思考 | 第42-43页 |
一、公安传统文化对现代激励机制构建的影响 | 第42页 |
二、当前人文环境和管理理念与公安传统文化之间的矛盾冲突 | 第42-43页 |
第五章 公安机关构建激励机制的对策 | 第43-59页 |
第一节 遵循心理学相关理论,实施科学激励 | 第43-46页 |
第二节 提高公安机关管理者的管理水平 | 第46-47页 |
第三节 加强公安机关激励机制的制度建设 | 第47-53页 |
一、建立公平公正的人事管理制度 | 第47-50页 |
二、建立"考、用、酬"复合激励机制 | 第50-51页 |
三、完善民警的教育培训制度 | 第51页 |
四、完善奖惩激励制度 | 第51-53页 |
第四节 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手段 | 第53-59页 |
一、建立并完善目标激励法 | 第53-54页 |
二、完善物质激励法,实现与精神激励的有机结合 | 第54-55页 |
三、善用信任激励 | 第55页 |
四、多用情感激励 | 第55页 |
五、加强榜样激励 | 第55-56页 |
六、提高自我激励 | 第56-57页 |
七、运用缺失激励和负面激励,增强民警危机意识 | 第57页 |
八、将激励机制的运用与从严治警、依法治警相结合 | 第57-59页 |
结束语 | 第59-60页 |
注释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后记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