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和谐理念的农村初级中学管理失谐问题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一、绪论 | 第11-16页 |
(一) 选题缘由 | 第11-12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1. 国外研究 | 第12-13页 |
2. 国内研究 | 第13-14页 |
(三)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 理论意义 | 第14-15页 |
2. 现实意义 | 第15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二、和谐学校管理理论解读 | 第16-25页 |
(一)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6-17页 |
1. 农村初级中学 | 第16页 |
2. 和谐学校管理 | 第16-17页 |
(二) 中外和谐管理思想简介 | 第17-20页 |
1. 中国古代的和谐理念 | 第17-19页 |
2. 国外的和谐管理理念 | 第19-20页 |
(三) 和谐学校管理的依据 | 第20-23页 |
1. 理论依据 | 第20-22页 |
2. 实践依据 | 第22-23页 |
(四) 和谐学校管理的主要内容 | 第23-25页 |
1.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 第23页 |
2. 实施教师的人本管理 | 第23-24页 |
3. 鼓励学生的差异化发展 | 第24-25页 |
三、农村初级中学学校管理失谐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 第25-35页 |
(一) 农村初级中学学校管理失谐的表现 | 第25-31页 |
1. 学校人际关系失谐 | 第25-28页 |
2. 学校教学失谐 | 第28-30页 |
3. 学校与社会关系失谐 | 第30-31页 |
(二) 农村初级中学管理失谐的原因分析 | 第31-35页 |
1. 陈旧的思想观念 | 第31-32页 |
2. 应试教育的影响 | 第32-33页 |
3. 学校管理机制的缺陷 | 第33-35页 |
四、提升农村初级中学和谐管理水平的策略 | 第35-42页 |
(一) 转变管理思想,提升办学水平 | 第35-37页 |
1. 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 第35-36页 |
2. 建立开放性的管理理念 | 第36页 |
3. 建立个性化的管理理念 | 第36-37页 |
(二) 创新制度管理,推进自主发展 | 第37-38页 |
1. 改变管理模式,提升学校活力 | 第37-38页 |
2. 完善机构制度,增强民主意识 | 第38页 |
(三) 激发教师活力,促进专业发展 | 第38-40页 |
1. 培养教师的现代教育观 | 第38-39页 |
2. 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 | 第39页 |
3. 提升教师教育技术运用的能力 | 第39-40页 |
(四) 改善校园环境,营造和谐校园 | 第40-42页 |
1. 美化自然环境 | 第40页 |
2. 优化人文环境 | 第40页 |
3. 纯化心灵环境 | 第40-41页 |
4. 净化周边环境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后记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