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论文--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论文

抗战时期日本轰炸甘肃研究

附件第5-8页
中文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页
绪论第10-19页
    一、 选题旨意第10-11页
    二、 学术史回顾第11-15页
    三、 研究方法与思路第15-17页
    四、 资料来源第17-19页
第一章 日本轰炸甘肃缘由第19-34页
    第一节 抗战时期甘肃的重要地位第19-26页
        一、 政治军事地位第19-21页
        二、 经济地位第21-24页
        三、 文化地位第24-26页
    第二节 联结外援苏联的重要孔道第26-30页
        一、 苏联对中国的援助第26-27页
        二、 甘肃在苏联援华中的重要作用第27-30页
    第三节 日本侵华战争形势发展的产物第30-34页
        一、 国际环境的演变第30-31页
        二、 抗日战争的发展第31-34页
第二章 日本轰炸甘肃过程考述第34-51页
    第一节 日本对甘肃的辅助性轰炸时期第41-43页
    第二节 大规模轰炸甘肃时期第43-50页
        一、 日本“第一次内陆攻势”下对甘肃的轰炸第43-46页
        二、 日本“田”号作战计划的实施第46页
        三、 日本“第二次内陆攻势”下对甘肃的轰炸第46-48页
        四、 日本对中国内陆的“第五次空中攻击”第48-50页
    第三节 日本轰炸甘肃的退缩时期第50-51页
第三章 日本轰炸对甘肃社会之影响第51-69页
    第一节 人口资源损失第52-57页
    第二节 财产资源损失第57-61页
    第三节 文化教育资源的损失第61-62页
    第四节 对甘肃城镇发展的影响第62-64页
    第五节 对甘肃民众社会生活变迁的影响第64-67页
    第六节 日本轰炸战后遗留问题第67-69页
第四章 轰炸后的难民救济问题第69-88页
    第一节 政府的善后举措第69-78页
        一、 救济组织的成立第69-71页
        二、 救济法规的出台第71-73页
        三、 政府对难民的关怀第73-78页
    第二节 民间的救济措施第78-82页
        一、 社会各界给予的援助第78-81页
        二、 民众的自我救助第81-82页
    第三节 救济措施之评价第82-88页
        一、 甘肃救济措施之特点第82-85页
        二、 救济措施之成效第85页
        三、 救济的局限性第85-88页
第五章 甘肃的防空建设和反轰炸斗争第88-119页
    第一节 防空系统的周密部署第88-99页
        一、 防空机构的设立第89-90页
        二、 防空通信警报系统的构建第90-95页
        三、 防空军事战略配备第95-99页
    第二节 防空措施之实施第99-110页
        一、 各项防空法规的颁布第99-103页
        二、 防空躲避指导第103-104页
        三、 嘉奖防空得力人员第104-105页
        四、 广泛的防空宣传第105-107页
        五、 防空疏散第107-108页
        六、 防空工事的构筑第108-110页
    第三节 甘肃防空建设之评价第110-112页
        一、 积极方面第110-111页
        二、 消极方面第111-112页
    第四节 中苏空军的反轰炸斗争第112-116页
    第五节 反轰炸斗争的意义第116-119页
        一、 牵制日军兵力,激发抗日热情第116-117页
        二、 保证国际生命线畅通,提升甘肃地位第117页
        三、 赢得了国际舆论对中国抗战的支持第117-118页
        四、 为当今人防建设工作提供经验与启示第118-119页
结语第119-121页
参考文献第121-129页
后记第129页

论文共12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儿童英语教学的移动终端应用界面设计研究
下一篇:基于MVD的建筑与结构模型转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