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9-10页 |
ABSTRACT | 第10页 |
1 前言 | 第12-20页 |
1.1 对氨基苯砷酸简介 | 第12-13页 |
1.1.1 对氨基苯砷酸的理化性质 | 第12页 |
1.1.2 对氨基苯砷酸的应用 | 第12-13页 |
1.1.3 对氨基苯砷酸的毒性作用 | 第13页 |
1.1.4 对氨基苯砷酸的环境危害 | 第13页 |
1.2 花青素简介 | 第13-17页 |
1.2.1 花青素理化性质 | 第14页 |
1.2.2 花青素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1.2.3 花青素的提取技术 | 第16-17页 |
1.3 细胞凋亡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1.3.1 死亡受体途径 | 第17-18页 |
1.3.2 线粒体途径 | 第18页 |
1.3.3 内质网途径 | 第18-19页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9-20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0-29页 |
2.1 细胞株和花青素 | 第20页 |
2.2 主要试剂 | 第20页 |
2.3 主要仪器 | 第20-21页 |
2.4 相关实验试剂的配制 | 第21-22页 |
2.4.1 花青素溶液配制 | 第21页 |
2.4.2 对氨基苯砷酸溶液配制 | 第21页 |
2.4.3 磷酸盐缓冲液(PBS)的配制 | 第21页 |
2.4.4 10 ×蛋白质电泳缓冲液的配制 | 第21页 |
2.4.5 1 ×蛋白质转膜缓冲液的配制 | 第21-22页 |
2.4.6 10 ×TBS溶液的配制 | 第22页 |
2.4.7 1 ×TBST溶液的配制 | 第22页 |
2.5 实验方法 | 第22-29页 |
2.5.1 细胞培养、复苏及冻存 | 第22页 |
2.5.2 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 | 第22-23页 |
2.5.3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 | 第23页 |
2.5.4 线粒体膜电位检测 | 第23-24页 |
2.5.5 细胞内ROS含量检测 | 第24页 |
2.5.6 细胞内MDA含量检测 | 第24-25页 |
2.5.7 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 | 第25页 |
2.5.8 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 | 第25-28页 |
2.5.8.1 蛋白样品制备 | 第25-26页 |
2.5.8.2 蛋白浓度检测 | 第26页 |
2.5.8.3 SDS-PAGE电泳 | 第26-27页 |
2.5.8.4 转膜 | 第27-28页 |
2.5.8.5 抗体孵育 | 第28页 |
2.5.9 统计学分析 | 第28-29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9-36页 |
3.1 对氨基苯砷酸攻毒剂量以及花青素最佳保护剂量的选择 | 第29页 |
3.2 流式细胞术检测NA对ASA致DF-1细胞凋亡的影响 | 第29-30页 |
3.3 流式细胞术检测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 | 第30-31页 |
3.4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ROS水平 | 第31-32页 |
3.5 比色法检测胞内MDA含量 | 第32-33页 |
3.6 激光共聚焦技术检测细胞凋亡 | 第33-34页 |
3.7 细胞内CASPASE-3蛋白表达含量的变化 | 第34-36页 |
4 讨论 | 第36-39页 |
4.1 对氨基苯砷酸以及花青素浓度的选择 | 第36页 |
4.2 对氨基苯砷酸、花青素与细胞凋亡 | 第36-39页 |
5 结论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