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小麦论文

陕西关中地区饲草型小麦品种(系)筛选及其配套栽培技术的初步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0-21页
    1.1 作物粮饲兼用的研究状况第11-15页
        1.1.1 粮饲兼用的作物种类第11-12页
        1.1.2 粮饲兼用作物的田间种植管理研究第12-15页
    1.2 刈割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及其生理响应第15-17页
        1.2.1 刈割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第15-16页
        1.2.2 刈割对植物产生的生理影响第16-17页
    1.3 小麦粮饲兼用生产综合效益的研究第17-19页
        1.3.1 小麦粮饲兼用的综合经济效益第17-18页
        1.3.2 小麦粮饲兼用的生态效益第18-19页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9页
    1.5 本试验研究内容第19-20页
        1.5.1 饲草型小麦品种(系)的筛选鉴定第19页
        1.5.2 饲草型小麦配套栽培技术的初步研究第19-20页
    1.6 技术路线图第20-21页
第二章 饲草型小麦品种(系)的筛选鉴定第21-44页
    2.1 引言第21-22页
    2.2 材料与方法第22-23页
        2.2.1 试验地概况第22页
        2.2.2 试验材料第22页
        2.2.3 试验方法第22-23页
    2.3 数据统计与分析第23-24页
    2.4 结果与分析第24-43页
        2.4.1 基本统计量分析第24-28页
        2.4.2 小麦植株分蘖数、生物量、再生生物量和生理指标的相关分析第28-31页
        2.4.3 不同小麦品种(系)不同测定指标的主因成分分析第31-37页
        2.4.4 不同小麦品种(系)综合得分的系统聚类分析和各大类中指标的评价.第37-43页
    2.5 小结第43-44页
第三章 饲草型小麦配套栽培技术的初步研究第44-53页
    3.1 引言第44页
    3.2 材料与方法第44-46页
        3.2.1 试验地概况第44页
        3.2.2 试验材料第44-45页
        3.2.3 试验方法第45-46页
    3.3 数据处理第46页
    3.4 结果与分析结果与分析第46-52页
        3.4.1 不同栽培措施对饲草产量的影响第46-49页
        3.4.2 不同栽培措施对小麦籽粒产量的影响第49-51页
        3.4.3 不同栽培措施对饲草型小麦综合效益的影响第51-52页
    3.5 小结第52-53页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第53-56页
    4.1 结论第53-54页
    4.2 讨论第54-56页
        4.2.1 分蘖数对小麦营养生长前期生物量和再生生物量的影响第54页
        4.2.2 小麦刈割后可溶性蛋白含量和部分抗逆性酶活性对饲草型小麦品种筛选的影响第54-55页
        4.2.3 对主因成分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的评价第55页
        4.2.4 不同栽培措施对小麦品种西农9106综合经济效益影响的比较第55页
        4.2.5 筛选的饲草型小麦品种与不同栽培措施种植小麦品种不一致等问题的探讨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1页
附录第61-75页
致谢第75-76页
作者简介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凤县花椒林下黄精栽培技术研究
下一篇:陕单650玉米品种适应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