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中文文摘 | 第4-9页 |
绪论 | 第9-19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1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1-16页 |
一、关于产业转型升级的研究 | 第11-13页 |
二、关于政府职能的研究 | 第13-16页 |
第三节 研究的方法、资料来源、技术路径和内容 | 第16-19页 |
一、主要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二、资料来源 | 第17页 |
三、技术路径图 | 第17页 |
四、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第一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依据 | 第19-27页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第19-21页 |
一、产业转型升级相关概念 | 第19页 |
二、基层政府职能相关概念 | 第19-20页 |
三、基层政府职能特点 | 第20-21页 |
第二节 相关理论依据 | 第21-23页 |
一、市场失灵理论 | 第21-22页 |
二、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22页 |
三、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22-23页 |
第三节 政府参与产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性 | 第23-27页 |
一、市场机制的缺陷要求政府参与产业的转型升级 | 第23-24页 |
二、政府的职能要求政府参与产业的转型升级 | 第24-25页 |
三、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 第25-27页 |
第二章 上栗县产业转型升级中政府职能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 第27-47页 |
第一节 上栗县概况及产业发展现状 | 第27-33页 |
一、上栗县概况 | 第27-28页 |
二、上栗县产业发展现状 | 第28-33页 |
第二节 产业转型升级中政府职能存在的问题 | 第33-41页 |
一、政府相关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体系尚不完善 | 第34-36页 |
二、政策执行波动 | 第36-39页 |
三、政府对产业转型升级的科技投入较少 | 第39-40页 |
四、政府对企业生产过多直接干预 | 第40-41页 |
五、政府的服务意识差,服务保障水平低 | 第41页 |
第三节 上栗县产业转型升级中政府职能存在问题的成因 | 第41-47页 |
一、上级政策的适用性较低 | 第41-42页 |
二、政策执行压力变化的影响 | 第42-43页 |
三、政府财权事权不对等 | 第43-44页 |
四、上级政府的不合理考核体系 | 第44页 |
五、政府公共服务意识淡薄 | 第44-47页 |
第三章 政府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国内先进经验借鉴 | 第47-51页 |
第一节 晋江经验 | 第47-48页 |
一、坚持引导扶持,强化政府管理 | 第47页 |
二、坚持市场导向,促进企业发展 | 第47页 |
三、坚持产业集聚,开展分工协作 | 第47-48页 |
四、坚持品牌意识,做大做强企业 | 第48页 |
第二节 深圳经验 | 第48-49页 |
一、优化空间资源配置,完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 | 第48-49页 |
二、以产业园的转型升级带动产业转型升级 | 第49页 |
三、以资本市场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 第49页 |
第三节 主要启示 | 第49-51页 |
一、产业转型升级中政府的作用主要是政策规划和引导 | 第49-50页 |
二、政府干预以保障市场机制高效运行为前提 | 第50页 |
三、重视科技创新,加大科研投入 | 第50页 |
四、大力发展教育,重视人才培养和引进 | 第50-51页 |
第四章 完善基层政府职能促进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 第51-61页 |
第一节 加强政策供给,发挥政府的规划引导职能 | 第51-54页 |
一、完善产业转型升级政策及相关配套措施 | 第51-52页 |
二、因地制宜,增强政策的适用性 | 第52-53页 |
三、做好产业发展的总体部署 | 第53-54页 |
第二节 创新资金支持体系,加大产业转型升级投入 | 第54-55页 |
一、加大政府资金支持 | 第54页 |
二、创新资金支持体系 | 第54-55页 |
三、完善融资政策,建立政府担保体系 | 第55页 |
第三节 改革政府考核体系,破除狭隘的地方政府利益藩篱 | 第55-57页 |
一、转变传统政绩观,减少政府“缺位”、“越位” | 第56页 |
二、打破狭隘的“地方政府利益”藩篱 | 第56-57页 |
第四节 加强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创新驱动发展 | 第57-59页 |
一、加强自主创新体系建设 | 第58页 |
二、创新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持体系 | 第58-59页 |
第五节 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 第59-61页 |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基础服务 | 第59页 |
二、简化审批程序,提高政府服务水平 | 第59-60页 |
三、引导行业协会发展,促进行业自我服务 | 第60-61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67-69页 |
一、学术论文发表情况 | 第67页 |
二、学术论文获奖情况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71页 |
个人简历 | 第71-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