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型刚构桥大角度同步转体施工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桥梁转体施工的应用及其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1 桥梁转体施工法的分类 | 第10-11页 |
1.2.2 桥梁转体施工法的应用与发展 | 第11-12页 |
1.3 桥梁施工控制技术应用与发展 | 第12-15页 |
1.3.1 桥梁施工控制分析方法的分类 | 第12-13页 |
1.3.2 桥梁施工控制的应用与发展 | 第13-15页 |
1.4 问题的提出 | 第15-16页 |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第2章 桥梁转体施工控制方案 | 第17-26页 |
2.1 桥梁施工控制的目的 | 第17页 |
2.2 桥梁转体施工控制的特点 | 第17-18页 |
2.3 监控测试内容与方案 | 第18-23页 |
2.3.1 结构应力和温度测试与方案 | 第18-22页 |
2.3.2 结构几何变位测试方案 | 第22-23页 |
2.4 转体过程稳定性控制 | 第23-24页 |
2.5 转体速度控制 | 第24-25页 |
2.6 转体精确就位控制 | 第25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桥梁转体施工控制关键参数的理论基础 | 第26-37页 |
3.1 不平衡力矩测试方法 | 第26-29页 |
3.1.1 球铰转动法 | 第26-28页 |
3.1.2 箱梁根部截面应力估算法 | 第28页 |
3.1.3 墩柱应力估算法 | 第28-29页 |
3.1.4 各种测试方法比较 | 第29页 |
3.2 球铰静摩擦系数计算 | 第29-33页 |
3.3 梁体配重方案 | 第33-34页 |
3.4 转动牵引力计算 | 第34-3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4章 全桥有限元计算分析 | 第37-51页 |
4.1 计算分析内容 | 第37页 |
4.2 桥梁主要施工流程 | 第37-38页 |
4.3 有限分析建模 | 第38-41页 |
4.3.1 单元选择 | 第38-39页 |
4.3.2 边界条件 | 第39页 |
4.3.3 混凝土收缩徐变 | 第39-41页 |
4.4 施工阶段仿真计算分析 | 第41-45页 |
4.4.1 左幅施工阶段仿真计算分析 | 第41-43页 |
4.4.2 右幅施工阶段仿真计算分析 | 第43-45页 |
4.5 横向不平衡力矩 | 第45-47页 |
4.5.1 左幅横向不平衡力矩 | 第45-46页 |
4.5.2 右幅横向不平衡力矩 | 第46-47页 |
4.6 主梁预拱度及立模标高 | 第47-50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5章 T型刚构桥大角度同步转体施工控制 | 第51-70页 |
5.1 转体前施工控制 | 第51-64页 |
5.1.1 关键施工阶段的应力和变形控制 | 第51-53页 |
5.1.2 称重前横向不平衡配重 | 第53页 |
5.1.3 称重实验 | 第53-60页 |
5.1.4 称重后不平衡配重 | 第60-64页 |
5.2 转体过程施工控制 | 第64-67页 |
5.2.1 试转 | 第64-65页 |
5.2.2 正式转体 | 第65-67页 |
5.3 转体就位后姿态调整控制 | 第67-6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结论和展望 | 第70-71页 |
结论 | 第70页 |
展望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