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生物盈余管理摘帽案例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13-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1.2 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16-19页 |
2 案例描述 | 第19-27页 |
2.1 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 第19-22页 |
2.1.1 公司历史沿革 | 第19-20页 |
2.1.2 公司股权结构 | 第20-21页 |
2.1.3 公司员工状况 | 第21-22页 |
2.2 行业状况简介 | 第22-25页 |
2.2.1 全球干细胞产业发展状况 | 第22-23页 |
2.2.2 我国干细胞产业发展现状 | 第23-25页 |
2.3 “四次”摘帽过程 | 第25-27页 |
3 案例分析 | 第27-47页 |
3.1 盈余管理动机分析 | 第27-29页 |
3.1.1 内部动机 | 第27-28页 |
3.1.2 外部动机 | 第28-29页 |
3.2 盈余管理初步识别 | 第29-31页 |
3.3 盈余管理手段 | 第31-37页 |
3.3.1 置出“有毒”资产 | 第31-32页 |
3.3.2 出售固定资产 | 第32-33页 |
3.3.3 债务重组 | 第33-34页 |
3.3.4 会计估计变更 | 第34-36页 |
3.3.5 利用政府支持 | 第36-37页 |
3.4 盈余管理效果分析 | 第37-47页 |
3.4.1 偿债能力分析 | 第37-40页 |
3.4.2 盈利能力分析 | 第40-42页 |
3.4.3 营运能力分析 | 第42-44页 |
3.4.4 发展能力分析 | 第44-45页 |
3.4.5 综合分析 | 第45-47页 |
4 案例启示 | 第47-50页 |
4.1 *ST企业采取合理措施走出困境 | 第47-48页 |
4.1.1 合理规划业务模式 | 第47页 |
4.1.2 合理改变资本结构 | 第47-48页 |
4.1.3 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管理 | 第48页 |
4.1.4 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 | 第48页 |
4.2 政府监管与会计准则修订 | 第48-49页 |
4.3 加强外部审计质量 | 第49-50页 |
5 结束语 | 第50-51页 |
5.1 研究不足 | 第50页 |
5.2 展望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