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词表 | 第6-7页 |
中文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0-29页 |
1.植物防御 | 第10-18页 |
1.1 植物防御节肢食草动物 | 第10-14页 |
1.1.1 构成性和诱导性防御机制 | 第10-11页 |
1.1.2 直接防御应答和间接防御应答 | 第11-12页 |
1.1.2.1 直接防御应答 | 第11页 |
1.1.2.2 间接性防御 | 第11-12页 |
1.1.3 创伤性应答 | 第12-13页 |
1.1.4 防御节肢食草动物的信号途径 | 第13-14页 |
1.2 植物防御病原菌/真菌 | 第14-18页 |
1.2.1 植物防御病原菌/真菌的抗病机制 | 第14-16页 |
1.2.1.1 植物识别病原菌 | 第14-15页 |
1.2.1.2 信号级联反应的活化现象——MAPK信号通路 | 第15-16页 |
1.2.1.3 相关RNAs和蛋白局部性和系统性的表达 | 第16页 |
1.2.2 植物防御病原菌的信号途径 | 第16-18页 |
2.活性氧在植物防御中的作用 | 第18-23页 |
2.1 简介 | 第18页 |
2.2 活性氧的产生 | 第18-19页 |
2.3 活性氧与植物防御 | 第19-23页 |
2.3.1 植物的抗氧化剂防御系统 | 第19-22页 |
2.3.2 ROS的信号分子功能 | 第22-23页 |
3.二点叶螨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 | 第23-28页 |
3.1 生物学特性 | 第23-26页 |
3.1.1 形态特征及生命周期 | 第24页 |
3.1.2 生殖力 | 第24-25页 |
3.1.3 发生代数 | 第25页 |
3.1.4 滞育 | 第25-26页 |
3.1.5 二点叶螨的种群竞争力 | 第26页 |
3.1.6 二点叶螨的危害特点 | 第26页 |
3.2 植物防御二点叶螨的研究进展 | 第26-28页 |
3.2.1 植物对二点叶螨的直接防御 | 第27页 |
3.2.2 植物对二点叶螨的间接防御 | 第27-28页 |
4.本文的立论依据及其研究意义 | 第28-29页 |
第二部分 二点叶螨的部分生物学特性及螨害对植物的侵害现象研究 | 第29-37页 |
1.材料和方法 | 第29-30页 |
1.1 材料培养 | 第29页 |
1.2 二点叶螨形态及生育力 | 第29-30页 |
1.3 二点叶螨对菜豆叶片的损伤程度 | 第30页 |
1.3.1 植物处理 | 第30页 |
1.3.2 定量分析叶片损伤程度 | 第30页 |
2.结果与分析 | 第30-34页 |
2.1 二点叶螨的形态 | 第30-32页 |
2.2 二点叶螨的生育力 | 第32-33页 |
2.3 二点叶螨对菜豆的侵害结果 | 第33-34页 |
3.讨论 | 第34-37页 |
第三部分 螨害对植物直接防御应答中ROS的诱导及其对抗氧化酶系统的调控 | 第37-46页 |
1.材料和方法 | 第37-39页 |
1.1 材料培养 | 第37页 |
1.2 植物处理 | 第37页 |
1.3 氧化爆发现象及抗氧化酶活性测定 | 第37-38页 |
1.3.1 氧化爆发现象测定 | 第37-38页 |
1.3.1.1 O_2~·-测定 | 第38页 |
1.3.1.2 H_2O_2测定 | 第38页 |
1.4 抗氧化酶活性测定 | 第38-39页 |
1.4.1 可溶性总蛋白粗酶液的制备 | 第38页 |
1.4.2 粗酶溶液的可溶性蛋白的含量 | 第38页 |
1.4.3 抗氧化酶系活性测定 | 第38-39页 |
1.4.3.1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测定 | 第38页 |
1.4.3.2 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测定 | 第38页 |
1.4.3.3 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测定 | 第38-39页 |
1.4.3.4 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测定 | 第39页 |
1.5 测定菜豆叶片中木质素的含量 | 第39页 |
1.5.1 碘滴定法测定木质素含量 | 第39页 |
1.5.2 碘滴定法的计算公式 | 第39页 |
2.结果与分析 | 第39-44页 |
2.1 二点叶螨侵害产生的氧化爆发现象 | 第39-44页 |
2.1.1 O_2~·-产生速率和H_2O_2含量 | 第39-40页 |
2.1.2 二点叶螨侵害产生的抗氧化酶系变化 | 第40-43页 |
2.1.3 二点叶螨侵害过程中木质素含量的变化 | 第43-44页 |
3.讨论 | 第44-46页 |
第四部分 螨害及创伤性机械损伤诱发ROS依赖型植物直接防御的研究 | 第46-55页 |
1.材料和方法 | 第46-48页 |
1.1 材料培养 | 第46-47页 |
1.2 材料处理 | 第47页 |
1.3 氧化爆发现象测定 | 第47页 |
1.4 测定菜豆叶片中木质素的含量 | 第47页 |
1.5 菜豆叶片SA的分离纯化及分析方法 | 第47-48页 |
1.5.1 菜豆叶片SA的分离纯化 | 第47页 |
1.5.2 菜豆叶片SA的HPLC分析 | 第47-48页 |
2.结果与分析 | 第48-52页 |
2.1 二点叶螨侵害和机械损伤造成的氧化爆发差异 | 第48-50页 |
2.2 二点叶螨侵害和机械损伤分别对木质素百分含量的影响 | 第50-51页 |
2.3 二点叶螨侵害和机械损伤分别对游离SA含量的影响 | 第51-52页 |
3.讨论 | 第52-55页 |
第五部分 结论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