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烟草病虫害论文

铝盐佐剂诱导烟草抗青枯病免疫机理的初步研究

缩略词表第6-7页
中文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页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第10-24页
    1. 青枯病及其防治第10-12页
        1.1 青枯菌及其致病机理第10-11页
        1.2 烟草青枯病及其防治第11-12页
    2. 植物免疫的概念发展及其研究进展第12-21页
        2.1 基础免疫的发展及其研究进展第12-13页
        2.2 植物免疫的提出及其免疫机制的研究进展第13-21页
            2.2.1 植物免疫系统中相关防御酶系的研究第15-17页
            2.2.2 植物免疫系统中次生代谢物的产生及其作用第17-19页
            2.2.3 植物免疫系统中病程相关蛋白的作用第19-20页
            2.2.4 植物免疫系统中SA的产生以及在植物抗病方面的作用研究第20-21页
    3. 佐剂的研究进展第21-23页
        3.1 佐剂的种类第21-22页
        3.2 佐剂的作用机理及其研究进展第22-23页
    4. 课题的提出第23-24页
第二部分 铝盐佐剂对烟草青枯菌生长和黄花烟草萌发的影响第24-28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4-25页
        1.1 烟草青枯菌的培养第24页
        1.2 植物材料第24页
        1.3 试剂的制备第24页
        1.4 测定方法第24-25页
            1.4.1 铝盐佐剂对烟草青枯菌的生长影响第24页
            1.4.2 铝盐佐剂对烟草种子萌发的影响第24-25页
    2 实验结果和分析第25-26页
        2.1 铝盐佐剂对烟草青枯菌的生长的影响第25-26页
            2.1.1 平皿生长试验结果第25-26页
            2.1.2 液体培养基生长试验结果第26页
        2.2 铝盐佐剂对黄花烟草的萌发影响第26页
    3 讨论第26-28页
第三部分 铝盐佐剂处理烟草植株适当浓度的筛选第28-31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8-29页
        1.1 供试植物材料第28页
        1.2 试剂制备第28页
        1.3 处理方法第28页
        1.4 测定方法第28-29页
            1.4.1 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测定第28页
            1.4.2 多酚氧化酶活性测定第28-29页
            1.4.3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第29页
    2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29-30页
        2.1 处理叶片中不同浓度氢氧化铝对PAL活性的影响结果第29页
        2.2 不同浓度氢氧化铝对PPO活性的影响结果第29-30页
    3 讨论第30-31页
第四部分 铝盐佐剂对烟草产生的免疫激活作用第31-42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1-32页
        1.1 供试植物材料第31页
        1.2 供试菌株第31页
        1.3 供试试剂第31页
        1.4 处理方法第31-32页
        1.5 测定方法第32页
            1.5.1 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的测定第32页
            1.5.2 多酚氧化酶活性的测定第32页
            1.5.3 过氧化物酶活性测定第32页
            1.5.4 木质素含量测定第32页
    2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32-39页
        2.1 不同处理对黄花烟草PAL活性的影响第32-34页
        2.2 不同处理对黄花烟草PPO活性的影响第34-36页
        2.3 不同处理对黄花烟草POD活性的影响第36-39页
    3 讨论第39-42页
第五部分 不同处理对烟草SAR的影响第42-49页
    1. 材料和方法第42-43页
        1.1 材料第42页
        1.2 方法第42-43页
            1.2.1 植物材料培养与处理第42页
            1.2.2 SA提取第42-43页
            1.2.3 SA含量的测定第43页
    2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3-47页
        2.1 不同处理对黄花烟草叶片产生的影响第43-45页
        2.2 SA含量测定结果第45-47页
            2.2.1 SA测定条件第45页
            2.2.2 不同处理后烟草植株中SA含量变化第45-47页
    3 讨论第47-49页
第六部分 结论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4页
致谢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二点叶螨侵害菜豆诱导的ROS型直接防御应答
下一篇:中国角顶叶蝉亚科昆虫核糖体28S rDNA系统发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