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缩略语表 | 第6-10页 |
| 中文摘要 | 第10-15页 |
| Abstract | 第15-18页 |
| 前言 | 第19-23页 |
| 文献回顾 | 第23-40页 |
| 1. 汉坦病毒的基本结构和分类特性 | 第23-24页 |
| 2.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流行病学 | 第24-25页 |
| 3.HFRS血管渗漏的机制涉及多种因素 | 第25-33页 |
| 4. 血管内皮通透性增高的发生部位以及途径 | 第33-39页 |
| 5. 血管内皮的屏障和通透功能 | 第39-40页 |
| 实验一 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不同病期外周血VEGF等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血管内皮损伤的关系 | 第40-49页 |
| 1 材料 | 第40-41页 |
| 1.1 主要仪器 | 第40页 |
| 1.2 主要试剂 | 第40-41页 |
| 1.3 研究对象 | 第41页 |
| 2 方法 | 第41-42页 |
| 2.1 ELISA检测 | 第41-42页 |
| 2.2 统计分析 | 第42页 |
| 3 结果 | 第42-47页 |
| 4 讨论 | 第47-49页 |
| 实验二 VEGF介导的细胞间连接蛋白的变化与血管通透性的关系 | 第49-82页 |
| 1 材料 | 第49-52页 |
| 1.1 主要仪器 | 第49页 |
| 1.2 主要试剂和材料 | 第49-51页 |
| 1.3 主要溶液 | 第51页 |
| 1.4 细胞、病毒和质粒 | 第51-52页 |
| 2 方法 | 第52-61页 |
| 2.1 细胞培养和病毒感染 | 第52页 |
| 2.2 pSilencer-VEGFR2 质粒的构建 | 第52-54页 |
| 2.3 转染和稳定细胞系筛选 | 第54-55页 |
| 2.4 荧光定量PCR | 第55-57页 |
| 2.5 Western Blot | 第57页 |
| 2.6 TRANSWELL小室检测内皮细胞通透性 | 第57-59页 |
| 2.7 单层细胞跨膜电阻值(TEER)的测定(24 孔板,孔径 3μm) | 第59-60页 |
| 2.8 流式细胞术检测 | 第60页 |
| 2.9 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Claudin-1 和VE-cadherin表达情况 | 第60-61页 |
| 2.10 统计分析 | 第61页 |
| 3 结果 | 第61-74页 |
| 3.1 细胞培养和病毒感染 | 第61-62页 |
| 3.2 重组载体pSilencer-VEGFR2 的双酶切鉴定 | 第62-63页 |
| 3.3 VEGR2 siRNA沉默细胞系的鉴定 | 第63-64页 |
| 3.4 VEGF可使HTNV感染细胞通透性增加 | 第64-68页 |
| 3.5 增加Ang-1 可降低VEGF介导的细胞通透性增加 | 第68-69页 |
| 3.6 HTNV对细胞TEER的影响 | 第69-71页 |
| 3.7 VEGF刺激血管内皮细胞Claudin-1 和VE-Cadherin的表达 | 第71-74页 |
| 4. 讨论 | 第74-82页 |
| 小结 | 第82-83页 |
| 参考文献 | 第83-92页 |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第92-93页 |
| 致谢 | 第93-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