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 第4-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绪论 | 第14-27页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6-18页 |
二、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三、先行研究成果综述 | 第20-27页 |
第一章 中韩家族小说发展概述 | 第27-42页 |
第一节 家族、家族制度、家长制和家族小说 | 第27-31页 |
一、家族、家族制度和家长制 | 第27-29页 |
二、家族意识和家族小说 | 第29-31页 |
第二节 中国家族小说的发展 | 第31-36页 |
第三节 韩国家族小说的发展 | 第36-42页 |
第二章 中韩现代家族小说的主题 | 第42-60页 |
第一节 自由婚姻与包办婚姻的矛盾和冲突 | 第42-49页 |
第二节 民主平等意识的产生和旧家族制度的矛盾与冲突 | 第49-54页 |
第三节 个性意识与家族意识的矛盾和冲突 | 第54-60页 |
第三章 中韩现代家族小说中的人物 | 第60-116页 |
第一节 传统家族制度的维护者——专制的第一代 | 第60-77页 |
一、对于封建专制权的维护 | 第62-68页 |
二、对家族成员思想的统治 | 第68-71页 |
三、对家族成员婚姻爱情的干涉 | 第71-73页 |
四、对家族成员经济上的控制 | 第73-77页 |
第二节 消极无能的第二代 | 第77-88页 |
一、顺从的承传者形象 | 第78-84页 |
二、堕落的掘墓者形象 | 第84-88页 |
第三节 多元化的第三代 | 第88-106页 |
一、双重性格的长子们 | 第88-97页 |
二、孤军奋战的时代儿 | 第97-104页 |
三、软弱的“新一代” | 第104-106页 |
第四节 传统家族制度中的妇女形象 | 第106-116页 |
一、传统家族制度的牺牲品 | 第106-112页 |
二、觉醒叛逆的女性形象 | 第112-116页 |
第四章 中韩现代家族小说的文本比较 | 第116-149页 |
第一节 小说叙事模式的比较 | 第116-131页 |
一、俯视的、全知的叙事角度 | 第116-121页 |
二、纵横交错的叙事结构 | 第121-124页 |
三、两对相对的对立模式 | 第124-126页 |
四、非叙事话语的存在与作用 | 第126-130页 |
五、开头与结尾的照应 | 第130-131页 |
第二节 丰富多元的细节特征 | 第131-149页 |
一、死亡之意涵 | 第132-137页 |
二、景物的描写 | 第137-142页 |
三、标题的作用 | 第142-143页 |
四、民俗学方面的特征 | 第143-149页 |
结论 | 第149-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153-163页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第163-164页 |
后记 | 第1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