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涂料工业论文--专用漆料论文--防火漆论文

超薄膨胀型钢结构防火防腐涂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前言第15-17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7-31页
    1.1 钢结构防火涂料概述第17-19页
        1.1.1 火灾中钢结构性能变化第17-18页
        1.1.2 钢结构火灾的特点第18-19页
        1.1.3 国家规定的钢结构的防火要求第19页
    1.2 钢结构的防火保护第19-21页
        1.2.1 钢结构防火保护的目的及意义第19-20页
        1.2.2 提高钢结构防火性能的方法第20页
        1.2.3 钢结构防火涂料的分类及性能第20-21页
    1.3 超薄型钢结构防火涂料第21页
    1.4 钢结构防火涂料的作用机理第21-22页
    1.5 超薄型钢结构防火涂料的组成第22-24页
        1.5.1 基料第22-23页
        1.5.2 脱水催化剂第23页
        1.5.3 发泡剂第23-24页
        1.5.4 成炭剂第24页
        1.5.5 颜填料第24页
        1.5.6 其它助剂第24页
        1.5.7 溶剂第24页
    1.6 超薄型钢结构防火涂料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第24-26页
        1.6.1 超薄型钢结构防火涂料的发展进程第24-25页
        1.6.2 前人在防火涂料领域研究成果第25页
        1.6.3 钢结构防火涂料存在的问题第25页
        1.6.4 钢结构防火涂料的发展趋势第25-26页
    1.7 钢结构防腐蚀涂料第26-27页
        1.7.1 钢结构防腐蚀涂料组成第26-27页
        1.7.2 钢结构的腐蚀防护第27页
    1.8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及创新性第27-31页
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31-39页
    2.1 实验目的第31页
    2.2 实验内容第31页
    2.3 实验原料第31-32页
    2.4 实验主要仪器与设备第32页
    2.5 试验方法第32-39页
        2.5.1 原料预处理第32-33页
        2.5.2 防火防腐涂料的制备第33页
        2.5.3 涂层基材第33-34页
        2.5.4 涂层基本性能测试第34-35页
        2.5.5 防火防腐涂料耐火极限的测定第35-36页
        2.5.6 热失重分析第36页
        2.5.7 交流阻抗测试方法第36-39页
第三章 防火涂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第39-55页
    3.1 防火涂料成膜物质的优选第39-43页
    3.2 溶剂的选择第43-44页
    3.3 二氧化钛量对防火涂料性能的影响第44-45页
    3.4 阻燃体系的选择第45-54页
        3.4.1 膨胀型阻燃剂体系选择的一般原则第45-46页
        3.4.2 脱水催化剂的选择第46页
        3.4.3 成炭剂的选择第46页
        3.4.4 发泡剂的选择第46-47页
        3.4.5 物理膨胀剂的选择第47-48页
        3.4.6 P-N-C膨胀体系的阻燃机理第48-50页
        3.4.7 阻燃体系正交试验分析第50-51页
        3.4.8 可膨胀石墨对防火涂料性能的影响第51-54页
    3.5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四章 防腐蚀体系的优选第55-65页
    4.1 阻燃防锈剂的选择第55-59页
        4.1.1 三聚磷酸铝第55-56页
        4.1.2 改性偏硼酸钡第56页
        4.1.3 磷酸锌第56-57页
        4.1.4 三种防锈剂对涂料性能影响第57-59页
    4.2 功能性填料的选择第59-64页
        4.2.1 体质填料第59-63页
        4.2.2 纳米填料第63-64页
    4.3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第五章 涂料总体性能评估第65-69页
    5.1 涂层的机械性能和防火性能第65页
    5.2 涂层的耐化学介质性能第65-66页
    5.3 交流阻抗对涂层抗渗透性能的研究第66-67页
    5.4 与市售涂料性能对比第67-68页
    5.5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结论第69-71页
参考文献第71-75页
致谢第75-77页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7-79页
作者和导师简介第79-80页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第80-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转谷氨酰胺酶对脆性鱼糜制品品质的影响
下一篇:海地瓜胶原蛋白多肽的提取及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