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7-9页 |
1 引言 | 第9-14页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 第10-12页 |
1.3 本文研究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 第12页 |
1.4 本文研究的方法和基本思路 | 第12-14页 |
2 我国最低社会保障的现状及因素分析 | 第14-19页 |
2.1 基本现状分析 | 第14-15页 |
2.2 我国最低社会保障制度缺陷及原因分析 | 第15-16页 |
2.3 居民收入、物价水平的分析 | 第16-19页 |
2.3.1 居民收入水平及消费结构分析 | 第16-17页 |
2.3.2 分类商品价格水平分析 | 第17-19页 |
3 两种ELES模型的微观经济学理论 | 第19-27页 |
3.1 传统ELES理论模型与希克斯替代效应 | 第19-23页 |
3.1.1 传统ELES模型的微观经济学理论 | 第19-20页 |
3.1.2 传统的ELES模型 | 第20-22页 |
3.1.3 传统ELES模型的估计方法 | 第22-23页 |
3.2 新ELES理论模型与斯勒茨基替代效应 | 第23-25页 |
3.2.1 新ELES模型微观经济学理论 | 第23-24页 |
3.2.2 新ELES模型的估计 | 第24-25页 |
3.3 两种模型对比分析,加权适合的最低生活保障线 | 第25-27页 |
3.3.1 对比两种替代效应的ELES模型 | 第25页 |
3.3.2 相应的权数 | 第25-27页 |
4 我国居民最低社会保障实证分析 | 第27-51页 |
4.1 我国1999年-2008年城镇居民最低社会保障实证分析 | 第27-42页 |
4.1.1 数据说明及联立方程 | 第27-29页 |
4.1.1.1 数据来源 | 第27-28页 |
4.1.1.2 建立联立方程组并识别 | 第28-29页 |
4.1.2 2008年ELES模型实证分析 | 第29-35页 |
4.1.2.1 传统ELES模型的基本消费支出 | 第29-32页 |
4.1.2.2 新的ELES模型所得的基本消费支出 | 第32-35页 |
4.1.2.3 加权分析 | 第35页 |
4.1.3 1999年-2008年城镇居民模型结论分析 | 第35-42页 |
4.1.3.1 传统ELES模型分析 | 第35-40页 |
4.1.3.2 新ELES模型分析 | 第40-42页 |
4.2 农村居民的最低社会保障 | 第42-48页 |
4.2.1 相关数据描述 | 第42-43页 |
4.2.2 H-ELES与S-ELES建立与比较 | 第43-48页 |
4.2.3 城镇与农村的最低社会保障线的比较 | 第48页 |
4.3 中国和美国的最低社会保障线的对比 | 第48-51页 |
4.3.1 数据说明 | 第49-50页 |
4.3.2 实证分析对比 | 第50-51页 |
5 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中的不足和展望 | 第51-54页 |
5.1 对我国最低社会保障的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51-53页 |
5.1.1 主要结论 | 第51-52页 |
5.1.2 政策建议 | 第52-53页 |
5.2 研究中的不足和展望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附录 | 第58-62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62-63页 |
详细摘要 | 第63-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