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23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0-17页 |
1.2.1 关于经济结构优化的研究综述 | 第10-15页 |
1.2.2 投入产出模型及其扩展技术的相关研究 | 第15-17页 |
1.3 一个简单的评述 | 第17-19页 |
1.4 本文研究目的、思路和方法 | 第19-20页 |
1.4.1 本文的研究对象及其目的 | 第19页 |
1.4.2 本文的研究思路 | 第19-20页 |
1.4.3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20页 |
1.5 本文的内容结构和主要创新点 | 第20-23页 |
1.5.1 本文的内容结构 | 第20-21页 |
1.5.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21-23页 |
2 经济结构优化的投入产出分析机理 | 第23-28页 |
2.1 经济结构优化的机理分析及其特征表现 | 第23-24页 |
2.2 经济结构优化的投入产出原理 | 第24-26页 |
2.3 经济结构优化的投入产出优化基本路径 | 第26-28页 |
3 基于投入产出扩展技术的经济结构优化模型的构建 | 第28-45页 |
3.1 非线性动态投入占用产出扩展模型的构建 | 第28-36页 |
3.1.1 模型的构建基础 | 第28-30页 |
3.1.2 线性动态投入产出模型 | 第30-31页 |
3.1.3 非线性动态投入产出模型 | 第31-32页 |
3.1.4 构建非线性动态投入占用产出扩展模型 | 第32-36页 |
3.2 经济结构优化模型的构建 | 第36-42页 |
3.2.1 优化模型的内涵 | 第36-37页 |
3.2.2 非线性动态特征向量模型 | 第37-39页 |
3.2.3 构建经济结构优化模型 | 第39-42页 |
3.3 模型的评价与功能 | 第42-45页 |
3.3.1 模型的评价 | 第42-43页 |
3.3.2 模型的功能 | 第43-45页 |
4 实证分析 | 第45-62页 |
4.1 部门的划分 | 第45-46页 |
4.2 数据收集与处理 | 第46-47页 |
4.2.1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 第46页 |
4.2.2 模型各种参数的计算 | 第46-47页 |
4.3 河北省现有经济结构分析 | 第47-54页 |
4.3.1 投资、增加值及其各行业部门贡献率分析 | 第47-48页 |
4.3.2 三大最终需求(消费、投资和净流出)贡献率分析 | 第48-51页 |
4.3.3 产业关联效应分析 | 第51-54页 |
4.4 河北省未来经济结构分析 | 第54-58页 |
4.4.1 非线性动态投入占用产出模型预测分析 | 第54-56页 |
4.4.2 优化模型经济结构分析 | 第56-57页 |
4.4.3 其他辅助计算 | 第57-58页 |
4.5 河北省经济综合分析 | 第58-62页 |
4.5.1 河北省产业发展关联分析 | 第58-61页 |
4.5.2 河北省"十二五"产业优化发展建议 | 第61-62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62-67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62-65页 |
5.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附录 | 第71-87页 |
后记 | 第87-8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