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电子数字计算机(不连续作用电子计算机)论文--运算器和控制器(CPU)论文

支持混合关键性任务调度的多核系统实验平台研究与实现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5页
    1.1 课题背景第11-12页
    1.2 研究目标和意义第12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第13-15页
第2章 相关技术背景第15-23页
    2.1 实时系统以及实时任务分类第15-16页
        2.1.1 实时系统分类第15页
        2.1.2 实时任务分类第15-16页
    2.2 实时调度任务模型和基本概念第16-17页
    2.3 多核实时调度算法第17页
    2.4 LITMUSRT设计框架第17-19页
    2.5 Linux内核调度框架第19-21页
    2.6 Linux内核对实时任务的支持第21-22页
        2.6.1 用户态抢占第21-22页
        2.6.2 内核态抢占第22页
    2.7 本章小结第22-23页
第3章 混合关键性调度框架研究第23-41页
    3.1 总体架构第23-26页
        3.1.1 系统整体架构第23-25页
        3.1.2 系统设计目标第25-26页
    3.2 混合关键性实时任务生命周期第26-29页
    3.3 混合关键性调度框架设计第29-34页
        3.3.1 工作流程第29-31页
        3.3.2 调度框架和调度策略第31-33页
        3.3.3 分层调度器设计第33-34页
    3.4 关键数据结构第34-39页
        3.4.1 混合关键性实时任务属性结构第34-35页
        3.4.2 实时任务参数结构第35-37页
        3.4.3 混合关键性任务队列结构第37页
        3.4.4 处理器状态数据结构第37-39页
    3.5 用户库设计第39-40页
    3.6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4章 混合关键性调度框架实现第41-63页
    4.1 接口实现第41-43页
        4.1.1 LITMUS~(RT)接口实现第41-43页
        4.1.2 混合关键性调度策略接口第43页
    4.2 混合关键性实时任务生命周期实现第43-45页
    4.3 队列管理实现第45-47页
        4.3.1 释放队列实现第45-46页
        4.3.2 就绪队列实现第46-47页
    4.4 作业抢占实现第47-52页
        4.4.1 抢占时机选择第47-48页
        4.4.2 抢占实现第48-52页
    4.5 松弛转换实现第52-56页
        4.5.1 作业执行时间管理第53-54页
        4.5.2 基于周期时钟中断松弛转换策略第54页
        4.5.3 基于高精度定时器的松弛转换策略第54-56页
    4.6 分层调度逻辑实现第56-59页
    4.7 用户库实现第59-62页
        4.7.1 用户库同内核通信实现第59-60页
        4.7.2 实时任务创建管理模块实现第60-62页
    4.8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5章 实验评测及分析第63-75页
    5.1 实验环境搭建第63-67页
        5.1.1 开发使用软硬件环境第63页
        5.1.2 内核调试技术第63-64页
        5.1.3 实验前准备工作第64-67页
    5.2 实验步骤以及实验结果分析第67-74页
        5.2.1 实验步骤第67-69页
        5.2.2 实验结果展示第69-71页
        5.2.3 实验结果分析第71-74页
    5.3 本章小结第74-75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75-77页
    6.1 结论第75页
    6.2 未来工作与展望第75-77页
参考文献第77-81页
致谢第81-83页
科研项目和论文发表情况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重庆科创职业学院网络评教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人体生理参数的密码学特征提取与分析及其在安全WBAN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