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与盈余质量的实证研究--基于深市主板A股数据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引言 | 第8-16页 |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 | 第8-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13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0-11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1-13页 |
1.3 研究思路及框架 | 第13-14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1.3.2 研究框架 | 第14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5 创新之处 | 第14-16页 |
2 内部控制缺陷与盈余质量的制度背景与研究综述 | 第16-24页 |
2.1 制度背景 | 第16-18页 |
2.2 研究综述 | 第18-24页 |
2.2.1 内部控制缺陷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 第18-21页 |
2.2.2 盈余质量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 第21-22页 |
2.2.3 内部控制缺陷与盈余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 第22-24页 |
3 内部控制缺陷与盈余质量的理论分析和研究设计 | 第24-33页 |
3.1 理论分析 | 第24-26页 |
3.1.1 内部控制有效性与财务报告信息质量 | 第24页 |
3.1.2 内部控制缺陷与内部控制有效性 | 第24页 |
3.1.3 财务报告信息质量与盈余质量 | 第24-25页 |
3.1.4 盈余质量与应计质量 | 第25-26页 |
3.1.5 公司类内控缺陷与会计类内控缺陷 | 第26页 |
3.2 研究假设 | 第26-27页 |
3.3 研究设计 | 第27-33页 |
3.2.1 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 | 第27-29页 |
3.2.2 盈余质量的度量指标 | 第29-30页 |
3.2.3 控制变量的选择与模型构建 | 第30-31页 |
3.2.4 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 第31-33页 |
4 内部控制缺陷与盈余质量的实证分析 | 第33-37页 |
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3-34页 |
4.2 相关性分析 | 第34-35页 |
4.3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第35-36页 |
4.4 实证结论验证与对比分析 | 第36-37页 |
5 结论与建议 | 第37-40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37-38页 |
5.2 相关建议 | 第38-39页 |
5.3 研究局限及对未来的展望 | 第39-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6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