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冲击回波法的预应力管道压浆质量检测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8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1页 |
1.2 后张法预应力管道压浆的病害问题 | 第11-13页 |
1.3 预应力管道压浆质量的检测评估方法 | 第13-14页 |
1.4 冲击回波法检测管道压浆质量的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6-18页 |
第2章 波的传播理论 | 第18-27页 |
2.1 概述 | 第18页 |
2.2 一维波动方程 | 第18-19页 |
2.3 波动函数 | 第19页 |
2.4 波阻抗的定义 | 第19-20页 |
2.5 连续体中的波动方程 | 第20-24页 |
2.6 弹性波在不同介质界面上的反射和透射 | 第24-25页 |
2.7 实例计算 | 第25-26页 |
2.8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冲击回波法基本原理 | 第27-36页 |
3.1 概述 | 第27页 |
3.2 应力波的激发与传播 | 第27-29页 |
3.2.1 应力波的激发 | 第27-28页 |
3.2.2 应力波的传播 | 第28-29页 |
3.3 冲击回波法 | 第29-33页 |
3.3.1 冲击回波法检测的原理 | 第29-30页 |
3.3.2 冲击回波信号分析 | 第30-32页 |
3.3.3 冲击回波法的最小可检测缺陷 | 第32-33页 |
3.4 冲击回波法检测管道压浆质量的理论响应 | 第33-3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第4章 冲击回波法的有限元仿真分析 | 第36-73页 |
4.1 计算软件介绍及建模分析要点 | 第36-38页 |
4.1.1 ANSYS/LS-DYNA 简介 | 第36页 |
4.1.2 单元特性及边界条件介绍 | 第36-37页 |
4.1.3 建模要点 | 第37-38页 |
4.2 预应力管道压浆质量检测的典型工况 | 第38-39页 |
4.3 混凝土板冲击回波响应的有限元模拟 | 第39-43页 |
4.3.1 无缺陷混凝土板 | 第39-41页 |
4.3.2 有缺陷混凝土板 | 第41-43页 |
4.4 冲击回波法检测管道压浆质量的有限元模拟 | 第43-49页 |
4.4.1 灌浆密实的管道 | 第43-46页 |
4.4.2 部分灌浆的管道 | 第46-49页 |
4.4.3 未灌浆的管道 | 第49页 |
4.5 冲击回波法检测管道压浆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49-70页 |
4.5.1 管道大小及埋深的影响 | 第49-56页 |
4.5.2 管道灌浆状态及界面方位的影响 | 第56-62页 |
4.5.3 管道材质及壁厚的影响 | 第62-70页 |
4.6 频率分辨率对测试精度的影响 | 第70-71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第5章 试验研究 | 第73-95页 |
5.1 试验模型的设计和制作 | 第73-74页 |
5.2 试验仪器介绍 | 第74-75页 |
5.3 测试方案 | 第75-78页 |
5.3.1 试件测试面处理 | 第75-76页 |
5.3.2 测线的布置 | 第76-77页 |
5.3.3 试验仪器的参数设置 | 第77页 |
5.3.4 偏移率ω | 第77-78页 |
5.4 测试结果及分析 | 第78-90页 |
5.4.1 混凝土波速测试 | 第78-79页 |
5.4.2 未灌浆管道测试 | 第79-81页 |
5.4.3 灌浆密实管道测试 | 第81-86页 |
5.4.4 部分灌浆管道测试 | 第86-90页 |
5.5 典型工况的冲击回波响应汇总 | 第90-93页 |
5.5.1 顶底板工况 | 第90-92页 |
5.5.2 腹板工况 | 第92-93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93-95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95-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101页 |
致谢 | 第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