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1 导言 | 第10-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1.2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2-15页 |
1.2.1 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2 概念界定和相关理论分析 | 第15-30页 |
2.1 概念释义 | 第15-21页 |
2.1.1 慈善 | 第15-17页 |
2.1.2 慈善事业 | 第17-18页 |
2.1.3 慈善组织 | 第18-20页 |
2.1.4 官办慈善组织与民间慈善组织 | 第20-21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1-24页 |
2.2.1 公民社会理论 | 第21-22页 |
2.2.2 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理论 | 第22页 |
2.2.3 政府—非营利组织关系的四种类型 | 第22-24页 |
2.3 慈善事业的国内外发展 | 第24-30页 |
2.3.1 国外有关慈善事业发展实践的研究:以英美为例 | 第24-27页 |
2.3.2 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历史和实践 | 第27-30页 |
3 对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焦点问题的讨论 | 第30-38页 |
3.1 有关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研究:文献综述 | 第30-33页 |
3.2 中国慈善组织发展模式的存在问题 | 第33-38页 |
3.2.1 双重管理体制下的制度制约 | 第34-35页 |
3.2.2 慈善组织的行政化色彩浓厚 | 第35-36页 |
3.2.3 慈善组织的公信力不足 | 第36-38页 |
4 民间慈善组织的发展道路探析 | 第38-55页 |
4.1 杭州市慈善组织的案例概述 | 第38-45页 |
4.1.1 浙江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 | 第39-40页 |
4.1.2 花儿基金 | 第40-41页 |
4.1.3 滴水公益 | 第41-43页 |
4.1.4 “第九世界”公益俱乐部 | 第43-44页 |
4.1.5 杭州青年公益社会组织服务中心 | 第44-45页 |
4.2 民间慈善组织发展的现实困境 | 第45-48页 |
4.2.1 民间慈善组织普遍资源短缺 | 第45-46页 |
4.2.2 民间慈善组织专业能力不足 | 第46-47页 |
4.2.3 民间慈善组织的内部治理不健全 | 第47-48页 |
4.3 民间慈善组织发展的可能性 | 第48-50页 |
4.3.1 亲近基层且了解社会需求 | 第48页 |
4.3.2 组织灵活且凝聚力强 | 第48-49页 |
4.3.3 更具理想主义和社会责任感 | 第49-50页 |
4.4 发展民间慈善组织的必要性 | 第50-52页 |
4.5 基于政府—非营利组织关系类型的模式探讨 | 第52-55页 |
5 发展中国民间慈善组织的政策分析 | 第55-59页 |
5.1 理顺“政慈”关系 | 第55页 |
5.2 建立多层次的监督体系 | 第55-56页 |
5.3 传播现代慈善文化,推进跨领域合作 | 第56-57页 |
5.4 加强慈善组织的专业化建设 | 第57-59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7页 |
附录 | 第67-71页 |
作者简历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