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目录 | 第7-10页 |
1 绪论 | 第10-14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1.2 研究的目的与价值 | 第11-12页 |
1.3 论文主要的研究内容 | 第12页 |
1.4 本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第12-13页 |
1.4.1 研究重点、难点 | 第12-13页 |
1.4.2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3页 |
1.5 论文主要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2 相关理论与研究文献综述 | 第14-26页 |
2.1 现代民政绩效评估的理论基础 | 第14-18页 |
2.1.1 政府职能理论 | 第14-15页 |
2.1.2 政府绩效评估 | 第15-16页 |
2.1.3 社会福利理论 | 第16页 |
2.1.4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16-18页 |
2.2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8-26页 |
2.2.1 对现代民政相关内容的认识 | 第18-21页 |
2.2.2 对现代民政绩效评估的认识 | 第21-26页 |
3 国内外民政绩效评估的实践与经验总结 | 第26-34页 |
3.1 国内民政绩效评价的实践 | 第26-30页 |
3.1.1 安徽省民政工作考核实践 | 第26-27页 |
3.1.2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政厅绩效评价实践 | 第27-28页 |
3.1.3 福建省民政厅绩效评估实践 | 第28-29页 |
3.1.4 国内民政绩效评估的经验 | 第29-30页 |
3.2 国外民政绩效评估实践与经验 | 第30-34页 |
3.2.1 澳大利亚公共服务绩效评估实践 | 第30-31页 |
3.2.2 美国卫生及公共服务部(HHS)绩效评估实践 | 第31-32页 |
3.2.3 英国消防救援部门绩效评价实践 | 第32-33页 |
3.2.4 国外相关民政绩效评估启示 | 第33-34页 |
4 现代民政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4-51页 |
4.1 现代民政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依据 | 第34-36页 |
4.1.1 依据现代民政部门职能 | 第34页 |
4.1.2 依据民政相关会议精神和法律法规 | 第34-35页 |
4.1.3 依据现代民政的发展趋势和民生需求 | 第35页 |
4.1.4 借鉴国内外民政绩效评估的实践 | 第35-36页 |
4.2 现代民政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 第36-37页 |
4.2.1 民本原则 | 第36页 |
4.2.2 目标导向性原则 | 第36页 |
4.2.3 重点性原则 | 第36页 |
4.2.4 可操作性原则 | 第36-37页 |
4.2.5 可比性原则 | 第37页 |
4.2.6 服务均等化原则 | 第37页 |
4.3 现代民政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评估框架 | 第37-38页 |
4.4 现代民政绩效评估内容的确定 | 第38-40页 |
4.4.1 投入 | 第38-39页 |
4.4.2 产出 | 第39-40页 |
4.4.3 效果 | 第40页 |
4.5 现代民政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初步建立 | 第40-43页 |
4.6 现代民政绩效评估指标的筛选 | 第43-49页 |
4.6.1 第一轮指标筛选的方法与过程 | 第43-44页 |
4.6.2 第一轮指标筛选的结果 | 第44-48页 |
4.6.3 第二轮指标筛选过程与结果 | 第48-49页 |
4.7 现代民政绩效评估模型 | 第49-51页 |
5 现代民政绩效评估的实证分析 | 第51-77页 |
5.1 我国东部、中部、东北和西部民政工作绩效分析 | 第51-72页 |
5.1.1 绩效指标一:民政事业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 | 第52-54页 |
5.1.2 绩效指标二:民政工作人员本科以上学历的比率 | 第54-57页 |
5.1.3 绩效指标三: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月人均支出水平 | 第57-59页 |
5.1.4 绩效指标四:村民最低生活保障月人均支出水平 | 第59-62页 |
5.1.5 绩效指标五:城乡社区服务设施覆盖率 | 第62-64页 |
5.1.6 绩效指标六:每千人所提供的收养性社会服务床位数 | 第64-67页 |
5.1.7 绩效指标七:人均彩票公益金支出金额 | 第67-70页 |
5.1.8 绩效指标八:每万人社会组织的个数 | 第70-72页 |
5.2 现代民政绩效分析发现的问题 | 第72-77页 |
5.2.1 现代民政经费投入比例偏低 | 第72-73页 |
5.2.2 现代民政事业区域发展不平衡 | 第73-74页 |
5.2.3 现代民政事业城乡发展不均衡 | 第74页 |
5.2.4 现代民政工作社会多元化参与不足 | 第74-75页 |
5.2.5 现代民政地区间人才结构差异大 | 第75-77页 |
6 提高现代民政事业绩效的对策建议 | 第77-81页 |
6.1 树立现代民政“以人为本”和“均等化”的工作理念 | 第77页 |
6.2 调整公共财政政策,加大对民政工作的人、财、物投入 | 第77-78页 |
6.3 完善现代民政工作的规划和政策法规建设 | 第78页 |
6.4 加强现代民政社会参与,促进参与主体多元化 | 第78-79页 |
6.5 加强现代民政人才体系建设,提高现代民政服务能力 | 第79页 |
6.6 加强民政工作监督,实现民政信息透明化 | 第79页 |
6.7 加强现代民政工作的绩效评估 | 第79-81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8页 |
附录1:现代民政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调查表 | 第88-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