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教育学论文

经验视野下的创新教育理论浅析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页
一、绪论第10-17页
    1.1 研究依据与目标第10-11页
    1.2 文献综述第11-12页
        1.2.1 国内的创新教育研究状况第11页
        1.2.2 国外的创新教育研究历史第11-12页
    1.3 概念澄清第12-14页
        1.3.1 创新第12-13页
        1.3.2 经验第13页
        1.3.3 感悟第13-14页
    1.4 研究方法第14-15页
    1.5 研究假设与立场第15页
    1.6 创新点和不足第15-17页
        1.6.1 经验视角第15-16页
        1.6.2 创新人才的特征分析第16页
        1.6.3 经验与感悟的结合第16页
        1.6.4 实践经验的缺乏与理论的模型化不足第16-17页
二、创新、经验与经验视野的知识观第17-22页
    2.1 创新的过程与结果第17-19页
    2.2 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第19页
    2.3 知识与创新第19-20页
    2.4 经验与经验视角下的知识观第20-22页
三、创新人才特征的层次框架第22-27页
    3.1 创新人才的概念认识第22-23页
    3.2 理由、前提和条件的三层次分析法第23-25页
        3.2.1 创新人才的理由性特征第23页
        3.2.2 创新人才的前提性特征第23-24页
        3.2.3 创新人才的条件性特征第24-25页
    3.3 创新人才特征的认识误区第25-27页
四、创新人才的核心能力特征——感悟能力第27-32页
    4.1 感悟与经验第27页
    4.2 感悟能力的三个维度第27-31页
        4.2.1 批判性意识与思维第28-29页
        4.2.2 触类旁通的类比能力第29-30页
        4.2.3 创新的构建能力第30-31页
    4.3 感悟的事例教学第31-32页
五、创新的材料及其可能:经验构成创新的基本材料第32-37页
    5.1 创新契机存在于多维的经验联系之中第32-33页
    5.2 经验推动观念的“反省”第33-35页
    5.3 经验是超越逻辑、连接美的纽带第35-37页
六、推动创新教育的策略:经验、非理性和感悟第37-42页
    6.1 教育应致力于丰富内在性经验第37-39页
    6.2 培养创造性的直觉和想象力等“非理性”思维要素第39-40页
    6.3 通过美育培养感悟能力第40-42页
附录第42-72页
参考文献第72-75页
致谢第75-7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76-77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量子密钥分发协议研究
下一篇:济南LD教育培训学校兼职教师激励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