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4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二、本课题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三、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3-14页 |
四、概念的界定 | 第14-22页 |
(一)生活的内涵 | 第14-16页 |
(二)教学是学科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整合 | 第16-18页 |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具有学科性和生活性 | 第18-20页 |
(四)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的定义 | 第20-21页 |
(五)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的特性 | 第21-22页 |
五、研究的方法 | 第22页 |
六、研究的意义 | 第22-24页 |
第二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的必要性 | 第24-31页 |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面临远离生活的教学困境 | 第24-26页 |
二、高中生的道德发展特点要求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 | 第26-28页 |
三、新课程标准要求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 | 第28-31页 |
第三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的现状分析 | 第31-43页 |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新教材生活性和理论性并存 | 第31-36页 |
(一)高中想政治课教材生活化的表现 | 第31-34页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的理论性依然保留 | 第34-36页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践困惑 | 第36-39页 |
(一)把知识目标的实现与生活化教学相对立 | 第36-37页 |
(二)课程资源质与量的把握存在问题 | 第37页 |
(三)课堂活动的有效性有待提高 | 第37-39页 |
(四)多媒体的运用和板书的遗忘 | 第39页 |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评价生活化变化和不足 | 第39-43页 |
(一)上海高考生活化的主要体现 | 第40-41页 |
(二)教学评价的理论导向仍然比较明显 | 第41-43页 |
第四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的基本策略 | 第43-64页 |
一、教学目标多维度 | 第43-45页 |
(一)知识技能目标生活化 | 第43-44页 |
(二)过程、能力与方法目标生活化 | 第44页 |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生活化 | 第44-45页 |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 | 第45-48页 |
(一)教学内容增加更多的生活常识 | 第45-46页 |
(二)教学内容要联系生活 | 第46-48页 |
三、教学过程生活化 | 第48-56页 |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思维 | 第48-49页 |
(二)调动生活经验,提供思维资料 | 第49-50页 |
(三)创设生活问题,引发思考 | 第50-54页 |
(四)课堂留白,充分思考 | 第54-55页 |
(五)生活化作业,学以致用 | 第55-56页 |
四、课程资源生活化 | 第56-59页 |
(一)收集内容多样化 | 第56-57页 |
(二)收集途径多元化 | 第57-58页 |
(三)生活化课程资源的选用原则 | 第58-59页 |
五、教学评价生活化 | 第59-64页 |
(一)评价标准层次化 | 第59-60页 |
(二)评价内容多样化 | 第60-61页 |
(三)评价方法多种化 | 第61-62页 |
(四)评价主体多元化 | 第62-64页 |
结语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