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公安工作论文--公安行政工作论文

新媒体形势下公安部门提升网络舆情引导能力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一、导论第11-19页
    (一)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1-14页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7页
        1. 群体性事件第14页
        2. 网络舆情与群体性事件的关系第14-15页
        3. 网络舆情监测第15页
        4. 网络舆情的引导第15-16页
        5. 网络舆情的应对机制第16-17页
    (三)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7-18页
        1. 研究方法第17页
        2. 研究内容第17-18页
    (四) 研究的技术路线第18-19页
二、网络舆情与政府管理第19-30页
    (一) 新媒体形势第19-20页
        1. 新媒体概念第19页
        2. 新媒体的特点第19-20页
    (二) 网络舆情第20-26页
        1. 网络舆情的含义第20-21页
        2. 网络舆情演化规律第21-24页
        3. 网络舆情特点第24-25页
        4. 网络舆情分类第25-26页
    (三) 政府管理相关理论第26-28页
        1. 政府危机管理理论第26页
        2. 政府网络公关理论第26-27页
        3. 政府能力理论第27-28页
    (四) 政府管理与网络舆情的关系第28-30页
        1. 政府需要对网络舆情适当干预第28-29页
        2. 良好的网络舆情有利于政府的执政第29-30页
三、新媒体下公安部门网络舆情应对面临的新形势与现状第30-34页
    (一) 新媒体下公安部门网络舆情引导新形势第30-31页
        1. 网络舆情激烈复杂化第30页
        2. 网络舆论传播多样化第30-31页
        3. 公民个体社会特征易变性第31页
        4. 政府公信力下降增加网络舆论引导难度第31页
    (二) 新形势下公安部门网络舆情应对能力提升手段现状第31-34页
        1. 创新网络舆情引导手段第31-32页
        2. 提高网络舆情管理透明度第32页
        3. 拓宽网络舆情监管渠道第32-34页
四、新媒体下公安部门网络舆情引导困境及原因分析第34-40页
    (一) 新媒体下公安部门网络舆情引导困境第34-35页
        1. 数据收集与处理难度加大第34页
        2. 舆情预警时间缩短第34-35页
    (二) 公安部门网络舆情引导困境的原因第35-40页
        1. 应对网络舆情能动性不足第35-36页
        2. 网络舆情应对机制不健全第36-38页
        3. 网络传播相关法制不完善第38-39页
        4. 应对网络舆情技术困难第39-40页
五、新媒体下公安部门网络舆情引导第40-46页
    (一) 树立科学的网络舆情应对理念第40-41页
        1. 主动介入媒体议程设置第40页
        2. 推进政府与公众平等对话第40-41页
        3. 树立“以人为本”的舆情监控价值取向第41页
    (二) 加强网络引导机制建设第41-43页
        1. 建立网络舆情监测预警机制第41页
        2. 及时启动舆情扩散期的引导控制机制第41-42页
        3. 完善信息公开机制第42页
        4. 建立网络舆情善后恢复机制第42-43页
    (三) 加强网络安全宣传与立法第43-44页
    (四) 加强网络舆情应对技术创新第44-46页
        1. 利用互联网新技术创新舆情应对工作第44-45页
        2. 借鉴国外网络舆情应对经验第45-46页
六、结论与展望第46-48页
    (一) 结论第46-47页
    (二) 研究展望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1页
致谢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当前我国基层警察的维稳压力及应对研究--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
下一篇:青少年罪犯在社区矫正过程中社会工作的介入--以大唐镇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