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伦理学(道德哲学)论文--伦理学理论与方法论论文--伦理学与其他科学的关系论文--道德与经济论文

马克思的经济正义思想探究--对《资本论》的伦理解读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7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9-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9页
        1.1.2 研究意义第9-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1-16页
        1.2.1 国内研究综述第11-14页
        1.2.2 国外研究综述第14-16页
    1.3 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第16-17页
        1.3.1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6页
        1.3.2 研究创新之处第16-17页
第二章 经济正义概念的厘定与伦理特性第17-32页
    2.1 经济正义概念的厘定第17-22页
        2.1.1 何为正义:效用、公平、美德第17-20页
        2.1.2 经济正义:自由、平等、效率第20-22页
    2.2 马克思经济正义思想的伦理特性第22-32页
        2.2.1 唯物史观为视角:从抽象人本主义到历史唯物主义的伦理批判第22-24页
        2.2.2 道德关怀为出发点:从个体德性到制度德性的伦理诉求第24-27页
        2.2.3 物质经济利益切入点:从形式正义到实质正义过渡的伦理本质第27-29页
        2.2.4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实质:从思辨正义到实践正义飞跃的伦理反思第29-32页
第三章 马克思经济正义的两个维度:批判和建构第32-42页
    3.1 道德批判: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非正义性第32-37页
        3.1.1 资本主义经济正义形式的虚伪性第32-34页
        3.1.2 剩余价值剥削的非正义性第34-36页
        3.1.3 私有制基础——不正义的根本第36-37页
    3.2 伦理建构:重建个人所有制第37-42页
        3.2.1 起点正义:个人所有制第38-39页
        3.2.2 过程正义:生产社会化第39-40页
        3.2.3 结果正义: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第40-42页
第四章 马克思经济正义思想的当代价值第42-48页
    4.1 理论价值:揭示资本主义经济非正义的剥削本质第42-45页
        4.1.1 坚持以人为本的正义价值取向第42-43页
        4.1.2 促进当代正义理论的发展第43-44页
        4.1.3 为经济正义发展提供方法论指导第44-45页
    4.2 实践价值:构建体现经济正义要求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第45-48页
        4.2.1 当代经济领域新变化与马克思经济正义“始终在场”第45-46页
        4.2.2 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规范第46页
        4.2.3 培育经济主体正义精神第46-48页
结语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3页
致谢第53-54页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秘书腐败现象的新政治经济学分析
下一篇:约翰·齐曼的后学院科学范式的科学伦理研究